北京
快速咨询
全国专业无罪辩护刑事律师服务平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知识 > 经济常识 > 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劳动争议的意义,学习劳动争议流程,熟悉劳动争议时效相关规定,到无罪辩护网劳动争议专栏。

劳动争议
劳动纠纷
司法鉴定
消费权益
知识产权
经济法规
财产分割
遗产继承

劳动争议 相关知识

  • 2021-11-29 94 人看过[劳动争议]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如何享受工资待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实行计件工资、提成工资或者其他绩效工资制的职工,日工资收入的计发办法同其他计酬方式确定的日工资收入计算方法相同。

  • 2021-11-29 103 人看过[劳动争议] 职工在单位集体宿舍受伤能否享受工伤待遇?

    工下班后在单位宿舍内发生意外伤害(如从床上掉下来,或者因床架松动倒塌等),不属于工伤。因为宿舍不是工作场所,也不是在工作地点。所以不能认定为工伤。但是,如果单位提供的宿舍存在安全隐患,对造成职工伤害有因果关系,职工可以依据民法通则等有关规定,要求单位承担人身损害赔偿责任。

  • 2021-11-29 114 人看过[劳动争议] 职工在借调期间工伤,工伤保险责任由谁承担?

    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

  • 2021-11-29 115 人看过[劳动争议] 职工在什么情况下,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治愈或者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或者医疗期满仍不能工作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并定期复查伤残状况。

  • 2021-11-29 108 人看过[劳动争议] 职工因本人原因不休年休假如何支付工资?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 2021-11-29 118 人看过[劳动争议] 职工因工负伤治疗,能享受什么待遇?

    职工因工负伤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工伤职工治疗工伤或职业病所需的挂号费、住院费、医疗费、药费、就医路费全额报销。 工伤职工需要住院治疗的,按照当地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三分之二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经批准转外地治疗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按照本企业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工伤职工治疗非工伤范围的疾病,其医疗费用按照医疗保险的规定执行。

  • 2021-11-29 115 人看过[劳动争议] 职工因工致残企业是否能解除合同

    根据《劳动法》第三条、第七十三条、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劳动者享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劳动者在因工伤残的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劳动者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申诉人因工负伤,且伤残等级达到五级,非本人申请,合同期满被诉人也不得终止与申诉人的劳动关系。

  • 2021-11-29 82 人看过[劳动争议] 职工因工致残企业可以解除合同吗?

    申诉人称:在申诉人工伤休养期间,被诉人以劳动合同期满为由,与申诉人之兄协商,支付1000元生活补助费后终止与申诉人的劳动关系。申诉人以因工负伤,不同意终止劳动关系为由,于1997年9月10日向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要求继续享受工伤待遇,报销医疗费、补发工伤津贴,并加发25%的经济补偿金和支付相当于医疗费25%的赔偿金,并继续进行治疗。   调查核实情况:

  • 2021-11-29 121 人看过[劳动争议] 职工因工死亡可以享受那些待遇?

    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

  • 2021-11-29 109 人看过[劳动争议] 职工受刑事处分后重新就业工资待遇如何确定?

    根据劳动部劳部发[1995] 226号文件规定,劳动者受刑事处分后重新就业的,不论回原单位工作或到其他工作单位工作,其工资待遇,由用人单位按所从事的工作,根据具体情况自主确定其工资报酬。

热门文章
推荐律师
  • 优秀刑辩律师

    杨树英 律师

    金融犯罪,刑事上诉,附带民事

    15632514568

  • 优秀刑辩律师

    黄书海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附带民事

    17710921395

  • 优秀刑辩律师

    张淑锋 律师

    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附带民事

    15810764225

更多最新咨询
Copyright 2020 无罪辩护 京ICP备160524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