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劳动纠纷 相关知识
2021-11-29 77 人看过[劳动纠纷] 国家和用人单位如何发展福利事业?
根据《劳动法》第76条的规定:国家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兴建公共福利设施,为劳动者休息、休养和疗养提供条件。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条件,改善集体福利,提高劳动者的福利待遇。
2021-11-29 106 人看过[劳动纠纷] 国家为解决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
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严格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给本人。一是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二是对发生过拖欠工资的用人单位,强制在开户银行按期预存工资保证金,实行专户管理。三是对恶意拖欠、情节严重的用人单位,可依法责令停业整顿、降低或取消资质
2021-11-29 94 人看过[劳动纠纷] 因集体合同所发生的争议由哪些机构管辖
所谓管辖,是指由哪些有权机构管理因集体合同所发生的争议: (1)集体合同处于协商争议阶段产生的纠纷,按照《集体合同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2004年颁布的第51条规定:集体协商争议处理实行属地管辖,具体管辖范围由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中央管辖的企业以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用人单位因集体协商发生的争议,由劳动保障部指定的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组织同级工会和企业组织等三
2021-11-29 91 人看过[劳动纠纷] 因违法被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赔偿吗?
一、因违法被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支付赔偿吗? 如果员工因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是不需要给予赔偿的,以下是不需要给予赔偿的情形。 1、工在试用期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试用期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相互选择的一个过程,也是用人单位最容易不支付赔偿金就能辞退劳动者的时期。劳动者在试用期期间如果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但是要注意以
2021-11-29 105 人看过[劳动纠纷] 因职工从事第二职业发生劳动争议是否受理?
因职工从事第二职业发生劳动争议是否受理? 答案: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企业的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在其他单位业余兼职(即从事第二职业),并签订聘用合同。因此,劳动部《关于因企业职工流动等问题发生劳动争议是否受理的复函》(劳办发[1994]248号)第二条、《关于职工从事业余兼职劳动发生争议如何处理的复函》(劳办发[1995]209号)均规定,职工因
2021-11-29 103 人看过[劳动纠纷] 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如何处理?
根据《劳动法》第84条的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可以组织有关各方协调处理。因履行集体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1-11-29 105 人看过[劳动纠纷] 因第三人致伤,工伤职工可获工伤与民事的双重赔偿吗?
最高人民法院于2003年出台了《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第12条规定:依法应当参加工伤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因工伤事故遭受人身损害,劳动者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用人单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告知其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处理。因用人单位以外的第三人侵权造成劳动者人身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第三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
2021-11-29 112 人看过[劳动纠纷] 因用人单位作出开除、解除劳动报酬等决定而发生的争议,由谁取证?
在诉讼中,一般是谁主张谁举证,如果证据不足,原告败诉,但是为了保护弱势群体,法律由特殊的相反规定,劳动争议案件中的举证就是其中之一。根据《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解释》第13条的规定:因用人单位作出的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证据不足,用人单位败诉。在仲裁中采取的也
2021-11-29 103 人看过[劳动纠纷] 因支付工资发生的争议有哪些解决途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9条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9条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1-11-29 116 人看过[劳动纠纷] 因怀孕被公司逼迫离职该怎么办
行投诉,还可以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一、因怀孕被公司逼迫离职该怎么办 1、怀孕女职工主要主动辞职还是公司主动辞退不是一回事,两者的相应处理也不同。 2、单位如果想与怀孕女职工解除劳动关系也就是辞退怀孕女职工的话,怀孕女职工没有严重违反公司制度,单位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是违法的,怀孕女职工可以要求继续上班或者要求支付赔偿金,工作一年二个月工资,不满一年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公布
法律资讯
提问
08-16 10:26:24
姚格丽提问
07-22 06:50:30
李国涛提问
09-21 14:16:11
提问
06-15 16:56:30
王律师,我现在因销售伪劣产品在取保候审阶段,我想咨询你一些问题,我加您微信了,您能通过一下吗,还有请您作为辩护人费用是怎么收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