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快速咨询
全国专业无罪辩护刑事律师服务平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知识 > 法律常识 > 仲裁常识

仲裁常识

仲裁常识,仲裁常识的意义,学习仲裁常识流程,熟悉仲裁常识时效相关规定,到无罪辩护网仲裁常识专栏。

治安管理处罚法释义
仲裁常识
公司法
医疗事故
合同常识
防骗手册

仲裁常识 相关知识

  • 2021-11-29 117 人看过[仲裁常识] 仲裁准备材料

    申诉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应当提交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申诉书应当载明申诉人的姓名、职业、住址、工作单位、邮政编码以及联系电话和被诉人(企业)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申诉书应当着重阐明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和理由;并且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仲裁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二名律师或者其他人代理参加仲裁活动。委托他人参加仲裁活动,必须向

  • 2021-11-29 122 人看过[仲裁常识] 仲裁代理人

    仲裁当事人有委托代理人参加仲裁活动的权利。 仲裁法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律师和其他代理人进行仲裁活动。委托律师和其他代理人进行仲裁活动的,应当向仲裁委员会提交授权委托书。代理当事人参加仲裁的人,称为仲裁代理人。 仲裁代理人有如下特点: 1、只能以被代理的当事人的名义参加仲裁活动,而不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仲裁活动; 2、必须在代理权限范围

  • 2021-11-29 127 人看过[仲裁常识] 仲裁事项应当符合的两个条件

    (1)争议事项具有可仲裁性   仲裁协议中双方当事人约定提交仲裁的争议事项,必须仲裁立法允许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的争议事项约定的仲裁事项超出法律规定的仲裁范围的,仲裁协议的无效。这已成为各国仲裁立法、国际公约和仲裁实践所认可的基本准则。我国《仲裁法》第2条和第3条分别规定了可以仲裁的范围和不可仲裁的范围。其中第2条规定“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

  • 2021-11-29 132 人看过[仲裁常识] 仲裁中调解的涵义与优点

    仲裁中调解制度,顾名思义也就是仲裁和调解两种程序相结合的一种制度。仲裁与调解相结合是一种复合式的争议解决方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仲裁与调解相结合”泛指仲裁和调解的各种结合形式。其表现为:1.先调解后仲裁;2.影子调解;3.仲裁中调解;4.调解失败每方当事人提供一个最后仲裁方案;5.调解仲裁共存;6.仲裁后调解。 狭义的“仲裁与调解相结合”专指上述

  • 2021-11-29 109 人看过[仲裁常识] 仲裁中调解的功能

    (一)最大限度发挥当事人解决争议的主动性。仲裁中调解的核心功能是赋予当事人解决争议的主动权,使其拥有自己作终局决定的机会,体现了自治原则。意思自治是当代社会主体处理自己民事权益(私权)中普遍实行的基本原则,“每一社会成员依自己的理性判断,管理自己的事物,自主选择、自主参与、自主行为、自主负责”。 “调解并不意味着在降低成本的前提下尽量实现审判式的纠纷解决

  • 2021-11-29 129 人看过[仲裁常识] 仲裁中证据何时出示?

    我国仲裁法第四十五条规定,证据应当在开庭时出示,当事人可以质证。

  • 2021-11-29 123 人看过[仲裁常识] 仲裁中被申请人有哪些权利?

    被申请人可以承认或者反驳仲裁请求,有权提出反请求。

  • 2021-11-29 124 人看过[仲裁常识] 仲裁中的调解

    在仲裁过程中,和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一样都可以调解。现对仲裁过程中调解的详细情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实际上,仲裁过程中的调解指的是在仲裁庭主持下,在查明基本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促使当事人自愿协商达成一致意见以解决纠纷。 在进行调解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调解必须双方自愿,不能强迫; 二、调解并非必经程序,如有一方当事人明确表示不愿意调解,仲裁庭不

  • 2021-11-29 109 人看过[仲裁常识] 仲裁中的证据有谁提供?

    我国仲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当事人应当对自己的主张提供证据。仲裁庭认为有必要收集的证据,可以自行收集。因此,仲裁中的证据主要是由当事人提供的。

  • 2021-11-29 123 人看过[仲裁常识] 仲裁中的证据怎样交给对方当事人?

    一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材料应经仲裁委员会秘书局转交对方当事人。

热门文章
推荐律师
  • 优秀刑辩律师

    杨树英 律师

    金融犯罪,刑事上诉,附带民事

    15632514568

  • 优秀刑辩律师

    黄书海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附带民事

    17710921395

  • 优秀刑辩律师

    张淑锋 律师

    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附带民事

    15810764225

更多最新咨询
Copyright 2020 无罪辩护 京ICP备160524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