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快速咨询
全国专业无罪辩护刑事律师服务平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知识 > 经济常识 > 消费权益

消费权益

消费权益,消费权益的意义,学习消费权益流程,熟悉消费权益时效相关规定,到无罪辩护网消费权益专栏。

劳动争议
劳动纠纷
司法鉴定
消费权益
知识产权
经济法规
财产分割
遗产继承

消费权益 相关知识

  • 2021-11-29 120 人看过[消费权益] 网购质量问题可要求网站先行赔付

    网购,涉及网站、厂家、销售商、物流、快递等多个对象,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造成消费者不能购得满意的、合乎质量标准的物品。当然,消费者先要仔细验货,把握住“货到付款,先验货后签收”这一原则;验货时发现不合规格、破损等各类物品质量问题,无论问题出现在网站、厂家、销售商、物流、快递哪个环节,都要拒签、拒收。这是保护自己的权益不受损害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   如果签

  • 2021-11-29 131 人看过[消费权益] 网购诉讼管辖是如何规定的?

    对网络购物纠纷案件来讲,要确认诉讼管辖法院不是一件易事:一是被告住所地(或公司注册地)确认难。在传媒上,网络经销商一般不向公众告知其住所地(或公司注册地),要调查清楚需要经过不少周折。二是合同履行地确认难。对买卖合同来说,对合同履行地有不同的规定:买方提货的,在提货地履行;卖方送货的,在买方收货地履行。网络购物属于提货或是送货问题难确认,主要体现在确认邮资承担主体上存

  • 2021-11-29 121 人看过[消费权益] 网购的责任主体是谁?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租赁他人柜台或者场地的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但是,在网络交易环境下,销售商一般仅就商品的品质进行介绍和对外观进行展示,并告知消费者银行汇款账号及购物电话,而不履行告知其企业(或公司)名称及标记的义务,至于该销售商是否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在哪登记、能否对外独立承担民事责任、注册资金数目、公司住

  • 2021-11-29 111 人看过[消费权益] 网购消费维权途径

    网站投诉 各个大型购物网站有自己的客户服务部门,处理各种交易纠纷。消费者可向网站提供假冒伪劣产品照片、聊天记录、交易记录等相关记录,进行投诉或举报。有刑事犯罪嫌疑的,各个大型购物网站还将向公安机关及时反映情况。 网上报案 一旦遇到网购诈骗,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为避免更多消费者上当受骗,已受骗的消费者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请求公安部

  • 2021-11-29 117 人看过[消费权益] 网购付款后没有收到货,找店家还是找网站赔偿?

    杨女士在一家知名网站浏览的时候,发现有个外地经销商正在该网站发布广告,声称打折销售某知名品牌手机。杨女士早就想买这款手机,因为价格原因一直没有出手。此次她见价格十分便宜,且又是通过知名网站发布消息。于是,她联系了那个手机经销商。双方约定,先行付款,款到发货。杨女士按照约定将钱存入了对方的账号后,对方迟迟没有发货。直到双方约定的供货时间过去,杨女士也没有收到自己想要的手

  • 2021-11-29 130 人看过[消费权益] 网购买到假货时如何维权

    一、如何解决化妆品的真假问题。 因化妆品的真假很难通过肉眼识别,因此,当消费者和商家因化妆品真假问题发生争议时,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证明或鉴别化妆品的真假,作为消费者来说,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查证:1、要求卖家提供化妆品为真品的证明文件并向相关方进行核实;2、扫描商品防伪码或查询产品序列号;3、委托鉴定机构进行真假鉴定。 二、如确定化妆品为假冒商品后,可要求商家承担相

  • 2021-11-29 117 人看过[消费权益] 网购上当对方构成网络欺诈吗?

    网络具有虚拟的一面,商家可以通过匿名方式与外界发生商品交易,从而逃避管理部门的监管,回避法院调查或者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许多不法商家惟利是图,大行虚假广告和欺诈之道,打着“打折”、“跳楼价”等幌子,以款到付货、预付定金、支付邮资等为借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低价为诱饵,来误导、引诱消费者上当受骗。中国对网络欺诈行为适用法律问题没有详实规定,什么情形下适用民法通则调整,又在

  • 2021-11-29 120 人看过[消费权益] 网络经营者的义务

    在网络环境下,经营者具有强大的优势,交易信息不对称使消费者经常陷入不知情状态,处于交易劣势。经合组织1999年12月《oecd关于电子商务中消费者保护指南》中明确指出网络经营者应当披露的信息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经营者身份信息、商品或服务信息、交易信息,这可以成为我国立法借鉴的原则。   (1)经营者身份信息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规定了经营者有

  • 2021-11-29 125 人看过[消费权益] 网络消费者隐私权保护问题

    网络消费中,大量的私人信息和数据等被信息服务系统收集、储存、传输,消费者的隐私权不可避免受到威胁,如:网络经营者为追求利润和利益使用甚至买卖消费者个人信息;银行的过错行为或黑客侵犯导致的个人信用卡信息被盗、丢失;大量垃圾邮件的骚扰等。   目前,我国没有专门法律对网络隐私权加以保护,而国际社会对网络环境下隐私权保护的力度已大大加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 2021-11-29 120 人看过[消费权益] 网络消费欺诈问题

    网络消费欺诈是指经营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网络上实施的利用虚构的商品和服务信息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骗取消费者财物的行为。在网络环境下,销售者对其身份信息披露不全或虚假,购买者很难认证或无法判断销售者的真实身份。而且,在销售商品(服务)时,销售者对购买者无告知销售动机的义务,购买者只是凭借经验和习惯对销售者的销售动机进行主观判断,购买者很难断定销售者是真实销售商品还是借销

热门文章
推荐律师
  • 优秀刑辩律师

    杨树英 律师

    金融犯罪,刑事上诉,附带民事

    15632514568

  • 优秀刑辩律师

    黄书海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附带民事

    17710921395

  • 优秀刑辩律师

    张淑锋 律师

    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附带民事

    15810764225

更多最新咨询
Copyright 2020 无罪辩护 京ICP备160524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