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快速咨询
全国专业无罪辩护刑事律师服务平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知识 > 刑法常识

刑法常识 相关知识

  • 2020-11-13 378 人看过[刑法常识] 量刑制度_缓刑的考验期限与考察

    量刑制度_缓刑的考验期限与考察 缓刑的考验期限,是指对被宣告缓刑的犯罪人进行考察的一定期问。缓刑是对所判处的刑罚有条件的不执行,为了考验犯罪人是否遵守这种条件,就要在决定缓刑的同时,确定一个对犯罪人进行考验的期限,这便是缓刑的考验期限。 根据刑法第73条的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2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

  • 2020-11-13 317 人看过[刑法常识] 量刑制度_缓刑考验期满与缓刑的撤销

    量刑制度_缓刑考验期满与缓刑的撤销 缓刑考验期满,是指犯罪人在缓刑考验期内,没有再犯新罪,没有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没有情节严重的违反有关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并且经过了考验期限。根据刑法第76条的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人,如果没有上述三种情形,缓刑考验期满,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并公开予以宣告。“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是指原判决的有罪宣

  • 2020-11-13 896 人看过[刑法常识] 刑罚执行概述_刑罚执行的概念及原则

    刑罚执行概述_刑罚执行的概念及原则 一、刑罚执行的概念 刑罚执行,是指法律规定的刑罚执行机关,依法将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裁判所确定的刑罚内容付诸实施,并解决由此产生的法律问题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刑罚执行的主体是法律规定的刑罚执行机关。在我国,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都是特定刑罚的执行机关。例如,人民法院是死刑立即执行、没收财产、罚金的执行机关;公安机

  • 2020-11-13 912 人看过[刑法常识] 减刑制度_减刑的概念及条件

    减刑制度_减刑的概念及条件 一、减刑的概念 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在刑罚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或者有立功表现的,适当减轻原判刑罚的制度,如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在执行期间确有立功表现,将无期徒刑减为15年有期徒刑;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的犯罪人,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表现,将8年有期徒刑减为7

  • 2020-11-13 859 人看过[刑法常识] 减刑制度_减刑的程序与减刑后的刑期计算

    减刑制度_减刑的程序与减刑后的刑期计算 为了保证减刑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避免减刑制度的错用与滥用,维护刑法与判决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刑法第79条特别规定: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这里有两个关键程序: 第一,减刑必须由执行机关

  • 2020-11-13 901 人看过[刑法常识] 假释制度_假释的概念及适用条件

    假释制度_假释的概念及适用条件 一、假释的概念 假释,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部分犯罪人,在执行一定刑罚之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附条件,是指被假释的犯罪人,如果遵守一定条件,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如果没有遵守一定条件,就收监执行原判刑罚乃至数罪并罚。 假释是附条件地提前释放,但不同于释放。释放

  • 2020-11-13 827 人看过[刑法常识] 假释制度_假释的考验期间与假释的撤销

    假释制度_假释的考验期间与假释的撤销 假释是附条件的提前释放,所附条件是犯罪人在一定期限内应当遵守一定条件。这里的一定期限就是假释的考验期限。考验期限如果过短,就起不到假释的作用;如果过长,也不利于犯罪人的改造。所以,刑法规定了与原判刑罚轻重相适应的考验期,即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10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

  • 2020-11-13 949 人看过[刑法常识] 刑罚的消灭_刑罚消灭的概念及事由

    刑罚的消灭_刑罚消灭的概念及事由 一、刑罚消灭的概念 刑罚消灭,是指由于法定的或事实的原因,致使代表国家的司法机关不能对犯罪人行使具体的刑罚权。 刑罚消灭以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因为刑罚消灭以应当适用刑罚或者正在执行刑罚为前提,而应当适用或者正在执行刑罚以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故刑罚消灭事实上以行为构成犯罪为前提。在行为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

  • 2020-11-13 893 人看过[刑法常识] 刑罚的时效_刑罚时效概述及追诉时效的期限

    刑罚的时效_刑罚时效概述及追诉时效的期限 一、时效概述 时效分为追诉时效与行刑时效。 追诉时效,是刑法规定的追究犯罪人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在此期限内,司法机关有权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超过了此期限,司法机关就不能再追究刑事责任。因此,超过追诉时效,意味着不能行使求刑权、量刑权与行刑权,因而导致刑罚消灭。 我国刑法规定了追诉时效制度。规定追诉时效

  • 2020-11-13 901 人看过[刑法常识] 刑罚的时效_追诉期限的计算

    刑罚的时效_追诉期限的计算 根据刑法第88、89条的规定,追诉期限的计算有四种情况: (一)一般犯罪追诉期限的计算 这里所说的一般犯罪,是指没有连续与继续状态的犯罪。这种犯罪的“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第89条第1款前段)。“犯罪之日”应是犯罪成立之日,即行为符合犯罪构成之日。由于刑法对各种犯罪规定的构成要件不同,因而认定犯罪成立的标准也就不同。

热门文章
推荐律师
  • 优秀刑辩律师

    杨树英 律师

    金融犯罪,刑事上诉,附带民事

    15632514568

  • 优秀刑辩律师

    黄书海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附带民事

    17710921395

  • 优秀刑辩律师

    张淑锋 律师

    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附带民事

    15810764225

更多最新咨询
Copyright 2020 无罪辩护 京ICP备160524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