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刑法常识 相关知识
2020-11-13 918 人看过[刑法常识] 刑罚的消灭_赦免的概念及我国赦免制度的特点
刑罚的消灭_赦免的概念及我国赦免制度的特点 一、刑罚消灭的概念 赦免是国家宣告对犯罪人免除其罪、免除其刑的一种法律制度,包括大赦与特赦。 大赦,通常是指国家对某一时期内犯有一定罪行的不特定犯罪人免予追诉和免除刑罚执行的制度。大赦的对象既可能是国家某一时期的各种犯罪人,也可能是某一地区的全体犯罪人,还可能是某一类或者某一事件的全体犯罪人;大赦的效果涉及罪与刑
2020-11-13 423 人看过[刑法常识] 刑罚分则的体系_刑法分则体系的概念及特点
刑罚分则的体系_刑法分则体系的概念及特点 一、刑法分则体系的概念 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犯罪是多种多样的,立法者把这些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同时对各种不同的犯罪应当判处的刑罚作出规定。刑法中对于各种具体犯罪所作的规定,即属于刑法分则的内容。 刑法分则的体系是指刑法分则对不同的犯罪进行科学的分类,并且按照一定的次序排列而形成的体系。 在一
2020-11-13 535 人看过[刑法常识] 刑法分则体系_刑法分则的条文结构罪状_罪状四种形式
刑法分则体系_刑法分则的条文结构罪状_罪状四种形式 刑法分则中规定了数百种犯罪,每种犯罪都有各自不同的犯罪构成要件。但是,如果我们把每种犯罪的具体内容暂且搁置一边,可以看出每一个分则条文其实只有两个内容,一个是罪状即对犯罪状况的描述,另一个是法定刑即对应当判处刑罚的规定。罪状和法定刑就是刑法分则条文的基本结构。 一、罪状 罪状是指刑法分则条文对于某种犯罪具
2020-11-13 469 人看过[刑法常识] 法条竞合的概念及适用条件
刑法分则的法条竞合_法条竞合的概念及适用原则 一、法条竞合的概念 法条竞合是指一个行为符合数个法律条文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而由于数个法律条文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包容关系,只能适用其中一个法律条文,其他法律条文不能再适用的情况。 现实生活中的犯罪是多种多样的,并不像在理论上阐释或者法律条文中规定的那样此罪即此罪,彼罪即彼罪。在司法实践中,有的犯罪行为既是独
2020-11-13 422 人看过[刑法常识] 刑法分则_刑法分则的结构罪名_类罪名与具体罪名
刑法分则_刑法分则的结构罪名_类罪名与具体罪名 罪名是指犯罪的名称。罪名是以罪状为基础的,罪名包含在罪状之中。在简单罪状的情形之下,罪状就是罪名。根据罪名的不同情况,可以划分为以下几种不同的类型: 类罪名与具体罪名 类罪名是指某一类犯罪的名称,也就是我国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各种犯罪的每一章的名称,如危害国家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渎职罪,
2020-11-13 509 人看过[刑法常识] 法定刑_法定刑的概念_法定刑的种类
法定刑_法定刑的概念_法定刑的种类 法定刑是指包含有罪刑关系的条文所规定的适用于具体犯罪的刑罚种类和刑罚幅度。简言之,法定刑就是法律明文规定的刑种和刑度。在刑法总则中,明确规定了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五种主刑和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四种附加刑,并且分别规定了上述九种刑罚方法的适用对象。在刑法分则条文中,针对每一种犯罪的不同情况,从九
2020-11-13 429 人看过[刑法常识] 刑法分则_刑法分则的法条竞合
刑法分则_刑法分则的法条竞合 法条竞合的概念 法条竞合是指一个行为符合数个法律条文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而由于数个法律条文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包容关系,只能适用其中一个法律条文,其他法律条文不能再适用的情况。 现实生活中的犯罪是多种多样的,并不像在理论上阐释或者法律条文中规定的那样此罪即此罪,彼罪即彼罪。在司法实践中,有的犯罪行为既是独立的,同时又被
2020-11-13 482 人看过[刑法常识] 刑法分则的法条竞合_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
刑法分则的法条竞合_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 既然法条竞合是一个行为同时符合数个法律条文的犯罪构成,那么在处理这类案件时究竟应当适用哪一个法律条文,这就是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在法条竞合的情况下适用法律条文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 这是指一个行为同时触犯了两个不同法律的规定,既符合特别法规定的犯罪构成,又符合普通法规定的犯罪构成,
2020-11-13 787 人看过[刑法常识] 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_对国外犯的适用原则
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_对国外犯的适用原则 国外犯有三种情况: 一是中国公民在国外实施的犯罪; 二是外国人在国外实施的危害中国国家或者中国公民权益的犯罪; 三是外国人在国外实施的危害各国共同利益的犯罪。我国刑法针对这几种情况,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原则。 1.属人管辖原则。这里的属人管辖原则,是指积极的属人管辖原则,即本国公民在国外犯罪的,也适用本国刑法。根据
2020-11-13 444 人看过[刑法常识]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
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关系 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作用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的主体或者物质表现,如故意杀人罪的“人”,盗窃罪中的“公私财物”就是犯罪对象。特定的犯罪对象在某些犯罪中是构成要件,行为只有作用于特定的对象,才能构成犯罪。例如,只有当行为人拐骗了不满14周岁的儿童时,才可能成立拐骗儿童罪。特定的犯罪对象在某些犯罪中影响此罪与彼罪的区分。例如,盗窃财物与盗窃枪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公布
法律资讯
提问
08-16 10:26:24
姚格丽提问
07-22 06:50:30
李国涛提问
09-21 14:16:11
提问
06-15 16:56:30
王律师,我现在因销售伪劣产品在取保候审阶段,我想咨询你一些问题,我加您微信了,您能通过一下吗,还有请您作为辩护人费用是怎么收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