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快速咨询
全国专业无罪辩护刑事律师服务平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知识 > 刑法常识

刑法常识 相关知识

  • 2020-11-13 449 人看过[刑法常识] 排除犯罪的事由_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排除犯罪的事由_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 这里所说的正当防卫,是指一般正当防卫。正当防卫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否则就会造成新的不法侵害。 (一)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 正当防卫是制止不法侵害、保护合法权益的行为,理所当然以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为前提。因而,现实的不法侵害是正当防卫的起因条件。 不法侵害即违法侵害,包括犯罪行为与其他违法行为。因为犯罪行为与其

  • 2020-11-13 515 人看过[刑法常识] 排除犯罪的事由_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排除犯罪的事由_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 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属于防卫过当。防卫过当不是独立罪名,而应根据其符合的犯罪构成要件确定罪名。至于如何确定罪名,除了要考虑防卫过当行为在客观上所造成的重大损害的性质以外,还要考察防卫人的主观心理状态即罪过形式。通说认为,防卫过当在主观上一般是过失,但也不排除间接故意的可能性。据此,在防卫过当造成了他人死亡

  • 2020-11-13 477 人看过[刑法常识] 排除犯罪的事由_特殊正当防卫​概念及条件

    排除犯罪的事由_特殊正当防卫概念及条件 鉴于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严重社会危害性,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刑法第20条第3款规定了特殊正当防卫(或无过当防卫),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特殊正当防卫的条件,除了要求不法侵害正

  • 2020-11-13 761 人看过[刑法常识] 排除犯罪的事由_紧急避难的概念及条件

    排除犯罪的事由_紧急避难的概念及条件 一、 紧急避险的概念 根据刑法第21条的规定,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给另一较小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抗洪抢险采取的分洪措施是紧急避险的适例。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紧急避险的本质是避免现实危险,保护较大合法权益。紧急避险的客观特征是,在法律所保护

  • 2020-11-13 500 人看过[刑法常识] 排除犯罪的事由_其他排除犯罪的事由

    排除犯罪的事由_其他排除犯罪的事由 一、法令行为 法令行为,是指基于成文法律、法令、法规的规定,作为行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所实施的行为。由于法令行为是法律本身所允许乃至鼓励的、形成法秩序的一部分的行为,因而是合法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法令行为包括四类行为: 1、法律基于政策理由排除犯罪性的行为,即某类行为本来具有犯罪性,但法律基于政策上的考虑,将其中的

  • 2020-11-13 447 人看过[刑法常识]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概述_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概念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概述_犯罪的未完成形态的概念 通说认为,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构成都是以既遂为模式的,既遂犯罪称为犯罪的完成形态。犯罪行为是一个过程,但并非任何犯罪行为都能顺利得以实施,并非任何犯罪人都能实现预期的目的。有的人为了实行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着手实行(犯罪预备);有的人着手实行犯罪后,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犯罪未遂);

  • 2020-11-13 470 人看过[刑法常识]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概述_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与犯罪的完成形态的关系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与犯罪的完成形态的关系 犯罪的完成形态,是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基本形态;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则是犯罪的特殊形态。犯罪的未完成形态,都是犯罪行为在向完成形态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下来所呈现的形态。 故意犯罪是一个过程,其中又存在不同阶段。阶段是与过程密切相连的概念。过程是事物状态发展变化的连续性在时间上、空间上的表现,任何事物从产生

  • 2020-11-13 598 人看过[刑法常识]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概述_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犯罪的未完成形态概述_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与犯罪构成的关系 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认为,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以犯罪既遂为模式,在此意义上说,犯罪既遂是完全符合犯罪构成的。但刑法也处罚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故刑法总则对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进行了修正,形成了修正的犯罪构成。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虽然没有完全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以既遂为模式的犯罪构成,但符合了

  • 2020-11-13 406 人看过[刑法常识] 犯罪预备概述_犯罪预备的概念与特征

    犯罪预备概述_犯罪预备的概念与特征 一、犯罪预备的概念与特征 根据刑法第22条第1款的规定,作为一种未完成形态的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情形。据此,犯罪预备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一)主观上为了犯罪 成立犯罪预备,要求行为人主观上为了犯罪。从犯罪预备阶段与犯罪实行阶段的关系来看,这里的“

  • 2020-11-13 426 人看过[刑法常识] 犯罪未遂概述_犯罪未遂的概念与特征

    犯罪未遂概述_犯罪未遂的概念与特征 根据刑法第23条第1款的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可见,犯罪未遂必须具备以下特征: (一)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着手是实行行为的起点;着手标志着犯罪行为进入了实行阶段,行为人所实施的是实行行为,着手本身就是实行行为的一部分。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认为,实行行为是刑法分则所规定

热门文章
推荐律师
  • 优秀刑辩律师

    杨树英 律师

    金融犯罪,刑事上诉,附带民事

    15632514568

  • 优秀刑辩律师

    黄书海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附带民事

    17710921395

  • 优秀刑辩律师

    张淑锋 律师

    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附带民事

    15810764225

更多最新咨询
Copyright 2020 无罪辩护 京ICP备160524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