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快速咨询
全国专业无罪辩护刑事律师服务平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知识 > 法律常识

法律常识

法律常识,法律常识的意义,学习法律常识流程,熟悉法律常识时效相关规定,到无罪辩护网法律常识专栏。

治安管理处罚法释义
仲裁常识
公司法
医疗事故
合同常识
防骗手册

法律常识 相关知识

  • 2021-11-29 38 人看过[法律常识] 逃避追缴欠税罪及处罚

    逃避追缴欠税罪及处罚 一、概念及其构成 逃避追缴欠悦罪。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欠缴应纳税款,并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与偷税罪、抗税罪一样,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如果侵犯的不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则不构成本罪。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必须具有违反

  • 2021-11-29 40 人看过[法律常识] 逃避追缴欠税罪

    逃避追缴欠税罪 逃避追缴欠税罪,是指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欠缴的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纳税人,是指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如个体工商户、个体承包户、租赁经营户、个人合伙等。 本罪的特征是: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税收制度和国家的财产所有权;二、本罪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为:1、违反国家税收法律法规;

  • 2021-11-29 31 人看过[法律常识] 逃离部队罪应当如何处罚?

    根据《刑法》第435条第1款的规定:违反兵役法规,逃离部队,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鉴于战时逃离的严重后果,根据该条第2款的规定:战时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2021-11-29 43 人看过[法律常识] 追诉期限如何计算?

    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 2021-11-29 41 人看过[法律常识] 追诉时效的起算

    追诉时效的起算,是指追诉时效从哪天开始计算。追诉时效的计算,应依刑法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追诉时效的计算违反刑法的规定都是无效的。追诉时效应按下列规定计算:一、即成犯,从犯罪成立之日起计算;二、行为犯,从犯罪行为实施之日起计算;三、危险犯,从实施危险并造成险害后果之日起计算;四、结果犯,从犯罪结果之日起计算;五、预备犯、未遂犯、中止犯,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

  • 2021-11-29 41 人看过[法律常识] 追诉时效的例外

    追诉时效的例外   例外,是指规定以外的情形,即不受规定的约束,追诉时效的例外,是指犯罪人具备了法律规定的情形,则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任何时候刑法都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的情形。   追诉时效的例外有两种情形:一、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二、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

  • 2021-11-29 28 人看过[法律常识] 追诉时效延长的法定事由

    根据我国刑法典第88条之规定,导致追诉时效延长的法定事由有两种:一是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二是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追诉时效延长的法定事由   根据我国刑法典第88条之规定,导致追诉时效延

  • 2021-11-29 45 人看过[法律常识] 追回赃款的限制

    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一条的规定,有学者认为赃款应适用善意取得制度。笔者认为,适用债权制度更有利于保护第三人的合法利益,也更合乎法理。 货币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货币在法律上的特殊性,即凡是货币持有人对货币的处分都被推定为有权处分,所以,当事人对物的处分不一定能形成合法有效之债,但对货币的处分则可以形成合法有效之债。在

  • 2021-11-29 32 人看过[法律常识] 违法行为构成犯罪刑期、罚金折抵问题

    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罚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罚款的,应当折抵相应罚金。 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人民法院判处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时,行政机关已经给予当事人行政拘留的,应当依法折抵相应刑期。@@

  • 2021-11-29 42 人看过[法律常识] 违法性阻却事由

    一、法令行为   法令行为是指基于成文法律、法令、法规的规定,作为行使权利或者承担义务所实施的行为。   1.法律基于政策理由排除犯罪性的行为。发行体育彩票。   2.法律有意明示了合法性条件的行为。如规定了堕胎罪的国家,其优生法往往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堕胎行为不成立堕胎罪。   3.职权(务)行为。如执行死刑的警察枪杀罪犯。   4.权利

热门文章
推荐律师
  • 优秀刑辩律师

    杨树英 律师

    金融犯罪,刑事上诉,附带民事

    15632514568

  • 优秀刑辩律师

    黄书海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附带民事

    17710921395

  • 优秀刑辩律师

    张淑锋 律师

    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附带民事

    15810764225

更多最新咨询
Copyright 2020 无罪辩护 京ICP备160524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