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刑法司法解释 相关知识
2020-11-13 526 人看过[刑法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关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法律适用问题的答复》
最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关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法律适用问题的答复》 〔2002〕高检研发第16号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 你院关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工作人员法律适用问题的请示(鄂检文[2001]50号)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的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的
2020-11-13 206 人看过[刑法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复函》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复函》 (高检发研字(2002)17号2002年8月9日) 四川省人民检察院: 你院关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范围问题的请示(川检发研〔2001〕13号)收悉。我们就此问题询问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现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制工作委员
2020-11-13 598 人看过[刑法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关于中国证监会主体认定的请示》的答复函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关于中国证监会主体认定的请示》的答复函 【发布部门】最高人民检察院【发文字号】高检发法字[2000]7号【发布日期】2000.04.30【实施日期】2000.04.30【效力状况】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司法解释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你院京检字(2000)41号《关于中国证监会主体认定的请示》收悉,经我院发函向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查询核
2020-11-13 332 人看过[刑法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买卖伪造的国家机关证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问题的答复》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买卖伪造的国家机关证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问题的答复》 辽宁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 你院《关于买卖伪造的国家机关证件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请示》(辽检发研字[1999]3号)收悉。经研究,并根据高检院领导的批示,答复如下: 对于买卖伪造的国家机关证件的行为,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适用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第一款的规定
2020-11-13 259 人看过[刑法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以出卖为目的的倒卖外国妇女的行为是否构成拐卖妇女罪的答复》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以出卖为目的的倒卖外国妇女的行为是否构成拐卖妇女罪的答复》 (高检研发第21号 1998.12.24) 吉林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 你院吉检发研字〔1998〕4号《关于以出卖为目的的倒卖外国妇女的行为是否构成拐卖妇女罪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刑法第二百四十条明确规定:“拐卖妇女、儿童是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
2020-11-13 342 人看过[刑法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保险诈骗未遂能否按犯罪处理问题的答复》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保险诈骗未遂能否按犯罪处理问题的答复》 河南省人民检察院: 你院《关于保险诈骗未遂能否按犯罪处理的请示》(豫检捕(1998)11号)收悉。经研究,并经高检院领导同意,答复如下: 行为人已经着手实施保险诈骗行为,但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获得保险赔偿的,是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998年
2020-11-13 394 人看过[刑法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企业犯罪后被合并应当如何追究刑事责任问题的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企业犯罪后被合并应当如何追究刑事责任问题的答复》 (1998年11月18日) 人民检察院起诉时该犯罪企业已被合并到一个新企业的,仍应依法追究原犯罪企业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人员的刑事责任。人民法院审判时,对被告单位应列原犯罪企业名称,但注明已被并入新的企业,对被告单位所判处的罚金数额以其并入新的企业的财产及收益为
2020-11-13 311 人看过[刑法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对数罪并罚决定执行刑期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能否适用缓刑问题的复函》
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关于对数罪并罚决定执行刑期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能否适用缓刑问题的复函》1998.09.17 山东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 你院鲁检发研字〔1998〕第10号《关于对数罪并罚决定执行刑期三年以下的犯罪分子能否适用缓刑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可以适用缓刑的对象是被判处拘役、三年
2020-11-13 295 人看过[刑法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关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体认定的请示》的答复函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关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体认定的请示》的答复函 【发布部门】最高人民检察院【发文字号】高检发法字[2000]号【发布日期】2000.10.8【实施日期】2000.10.8【效力状况】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司法解释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 你院《关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体认定的请示》(京检字法〔2000〕1号)收悉。经我院函请中央机
2020-11-13 216 人看过[刑法司法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当前办理集团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当前办理集团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章第三节“共同犯罪”的有关条文: 第二十二条第一款: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第二十三条: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对于主犯,除本法分则已有规定的以外,应当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公布
法律资讯
提问
08-16 10:26:24
姚格丽提问
07-22 06:50:30
李国涛提问
09-21 14:16:11
提问
06-15 16:56:30
王律师,我现在因销售伪劣产品在取保候审阶段,我想咨询你一些问题,我加您微信了,您能通过一下吗,还有请您作为辩护人费用是怎么收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