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快速咨询
全国专业无罪辩护刑事律师服务平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学知识 > 经济常识 > 劳动纠纷

劳动纠纷

劳动纠纷,劳动纠纷的意义,学习劳动纠纷流程,熟悉劳动纠纷时效相关规定,到无罪辩护网劳动纠纷专栏。

劳动争议
劳动纠纷
司法鉴定
消费权益
知识产权
经济法规
财产分割
遗产继承

劳动纠纷 相关知识

  • 2021-11-29 119 人看过[劳动纠纷] 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

    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一个公民既有劳动的权利,同时又有劳动的义务。劳动法进一步明确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一、劳动者有平等就业

  • 2021-11-29 161 人看过[劳动纠纷] 劳动者举报遭报复,如何维权?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对打击报复投诉员工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责令其改正;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责任人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2021-11-29 120 人看过[劳动纠纷]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一定要先进行调解吗

    钱某因待遇问题而与公司起了纠纷,公司劳争议调解委员会要求乔某参加调解。钱某认为,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都是公司的人,如果参加调解会对自己不利,因此不愿调解,而想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调解委员会却告知钱某,如不参加调解委员会的调解活动,仲裁委员会不会受理他的申请。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如果不先参加调解,就无法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吗? 法律界支招,劳动争议

  • 2021-11-29 120 人看过[劳动纠纷]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怎么办

    1、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或请工会、律师等他人进行协商解决。   2、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设在街道、乡镇的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外地劳动力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的,应当向所在区县的外地劳动力劳务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3、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

  • 2021-11-29 123 人看过[劳动纠纷] 劳动者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是否必须要进行鉴证?应注意什么问题?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根据《深圳市审批登记制度若干规定》(深府[2001]105号)的规定,劳动合同鉴证已经于2001年11月1日被取消,劳动合同经单位法宝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员工签字后生效,不需到劳动部门办理劳动合同鉴证手续。 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1)劳动合同必须在平等

  • 2021-11-29 127 人看过[劳动纠纷] 劳动经济补偿金需要交纳税吗

    一、劳动经济补偿金需要交纳税吗 (一)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 2021-11-29 129 人看过[劳动纠纷] 劳动经济补偿金要交个税吗

    一、劳动经济补偿金要交个税吗 (一)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用),其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得税;超过的部分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因解除劳动合同取得经济补偿金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178号)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 2021-11-29 139 人看过[劳动纠纷] 劳动纠纷过了诉讼时效还能上诉吗

    律师点评:劳动纠纷过了诉讼时效还能上诉吗   1、《劳动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因不可抗力或

  • 2021-11-29 134 人看过[劳动纠纷] 劳动纠纷超过诉讼时效的类型

    一是由于劳动者不知道发生劳动争议申请仲裁应在60天内提起,当被告知劳动法规定的申诉时效为60天时,才恍然大悟;   二是离开原单位到新单位工作后在计算缴费金额时发现原单位未为自己足额缴纳或未按时缴纳社保费,再来提起仲裁已为时已晚。因此要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切勿忽视一个基本的法律规定—申诉的有效期。   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

  • 2021-11-29 127 人看过[劳动纠纷] 劳动纠纷诉讼的证据有哪些种类?

    (一)开除纠纷   1、开除处理决定书;   2、被开除者错误事实的证据;   3、开除处理程序方面的证据(企业负责人的意见,职代会的讨论决定、工会的意见、及是否书面通知本人的证据)。   (二)除名纠纷   1、除名处理决定书;   2、旷工的事实依据,劳动者的原始考勤记录;   3、除名处理程序方面的证据材料(职代会的讨论

热门文章
推荐律师
  • 优秀刑辩律师

    杨树英 律师

    金融犯罪,刑事上诉,附带民事

    15632514568

  • 优秀刑辩律师

    黄书海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附带民事

    17710921395

  • 优秀刑辩律师

    张淑锋 律师

    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附带民事

    15810764225

更多最新咨询
Copyright 2020 无罪辩护 京ICP备160524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