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发布时间:2024-09-02 06:25:34 浏览:42
11月9日,最高检召开主题为“打击整治养老诈骗 检察蓝守护夕阳红”的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主要有三项议程:一是通报全国检察机关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情况;二是发布第二批检察机关惩治养老诈骗犯罪典型案例;三是回答记者提问。
养老既是人生大事 也是社会大事、国之大者
最高检新闻发言人李雪慧在发布会上表示,养老既是人生大事、家中要事,也是社会大事、国之大者。然而,一些犯罪分子假借“养老服务”“养老产品”“以房养老”“养老保险”等名目实施养老诈骗犯罪,给老年人群体及社会稳定带来很大危害。对此,党中央高度重视,今年4月,部署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半年间,全国四级检察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指示精神,快速响应、依法“重拳出击”,兼顾落实“谁执法谁普法”主体责任,在打击整治、依法规范、宣传教育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已转入常态化阶段
最高检检委会专职委员张志杰在发布会上介绍,今年4月,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部署开展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最高检与11个成员单位共同奋战,历经半年时间,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已转入常态化阶段。
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各类养老诈骗犯罪7594人
张志杰介绍,专项行动期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各类养老诈骗犯罪7594人,提起公诉8516人;提起公诉的案件中,涉及养老产业的1292人,提供所谓“养老服务”的561人,投资所谓“养老项目”的470人,销售所谓“养老产品”的423人,宣称“以房养老”的69人,代办所谓“养老保险”的126人,开展所谓“养老帮扶”的29人。
最高检挂牌督办10起重大养老诈骗案件
张志杰介绍,最高检对社会影响恶劣、具有典型意义的10起重大养老诈骗案件挂牌督办,各省级检察院也针对本地重点领域案件进行挂牌督办,重庆等地省级院检察长带头办案,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
检察机关依法能动履职 着力提升专项行动质效
张志杰介绍,各级检察机关坚持依法能动履职,推动专项行动主动、扎实开展。一是全面摸排养老诈骗案件线索。二是探索发挥数字检察作用。三是会同公安、法院建立健全养老诈骗办案机制。四是针对本地养老诈骗高发多发领域设置“小专项”重点出击。五是创新工作举措,全力追赃挽损。六是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涉养老诈骗公益诉讼案件332件
张志杰介绍,最高检把开展公益诉讼作为专项行动中促进整治规范的一项重要措施。2022年6月,最高检印发了《关于加强刑事检察与公益诉讼检察衔接协作 严厉打击电信网络犯罪 加强个人信息司法保护的通知》,努力实现对养老诈骗犯罪的全链条打击和一体化网络治理。专项行动期间,各地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涉养老诈骗公益诉讼案件332件。
检察机关制发检察建议779份 有力推动整治规范对症下药
张志杰介绍,各地检察机关针对办理刑事案件中发现的问题,加强分析研判制发检察建议。广东、山东、北京等地检察机关针对办案中发现的涉老年人金融业务、养老金融产品营销、非法金融活动防范等方面的问题,以检察建议、会商座谈等方式提出意见建议,协同促进金融监管部门对违规问题开展核查,合力阻断养老诈骗中的金融黑灰产。专项行动期间全国检察机关共制发检察建议779份,有力推动整治规范对症下药。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关键仍是预防
张志杰介绍,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的关键仍然是预防。专项行动中,各地检察机关始终把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反诈宣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与打击整治工作同步推进、同频共振。中央主流媒体、省级重点媒体刊发报道检察机关专项行动稿件5150余篇,全国四级检察媒体源发稿件19800余篇。其中,最高检微信公众号、客户端设置专栏发布稿件296条,总阅读量2147.6万余次;最高检微博话题“全国检察机关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累计阅读量7900余万次。
区块链元宇宙等新科技概念成为养老诈骗的幌子
最高检第四检察厅厅长张晓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从检察办案情况来看,养老诈骗犯罪手法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投资理财型。“区块链”“元宇宙”等新科技概念、“一带一路”“乡村振兴”等国家政策,“以房养老”“候鸟式养老”等养老概念都成为养老诈骗的幌子。常见的养老产业投资、收藏品投资、“以房养老”等都属于此种类型。二是健康养生型。所谓的“神医”“神药”不仅治不了病,还诈骗养老钱,甚至耽误正规治疗,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三是精神娱乐型。有的利用独居老年人的情感缺失设置感情骗局、亲情骗局。有的则利用老年人热衷的广场舞、旅游等休闲娱乐活动设置骗局。
老年人请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防诈骗做到这四点
张晓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老年人应从以下四点防范涉老骗局:一是增强自身反诈意识。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老年人要注意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了解识别各种新骗术,还要在领鸡蛋、领大米、免费旅游等各种诱惑前保持足够“定力”,不要贪图蝇头小利、因小失大。二是保护好个人信息。利用老年人的金融、医疗、家庭成员等各种个人信息实施精准诈骗的案件越来越多,老年人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非必要不轻易提供。三是注重家人之间的交流沟通。老年人投资理财、寻医问药时要及时与子女沟通,为人子女的更要关爱家中老人,勤联系、多关注、善提醒。儿女关心多一点,老年人就离诈骗远一点。四是保持对朋友圈、联络群中推销信息的警惕性。老年人要注意辨识朋友圈内的推销信息的可靠性,不要盲目听信,发现诈骗疑点的要相互提醒,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或举报,防患于未然。
养老诈骗案件追赃挽损仍面临难点
最高检第一检察厅副厅长曹红虹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养老诈骗案件追赃挽损目前面临的主要难点包括:一是绝大部分犯罪分子将犯罪所得用于个人挥霍、不负责任地投资经营或者违法犯罪活动,案发时资金链已经断裂,赃款赃物客观上无从追缴。二是犯罪人员通过“地下钱庄”“非法第四方支付”等非法渠道掩饰、转移赃款甚至跨境洗钱,导致追赃挽损工作十分困难。三是部分尚处于经营中的项目以及易毁损、易贬值涉案款物处置变现难度大。其中,涉案金额特别巨大的案件,追赃挽损的难度更大。
检察机关尽最大努力挽回老年受害群体的财产损失
曹红虹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实践中,检察机关始终协同有关部门把追赃挽损作为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不断探索健全工作机制,与有关部门一道坚持应追尽追,尽最大努力挽回老年受害群体的财产损失。一是关注赃款线索的审查发现、加强对涉案财产的审查甄别。二是制度引导督促。三是严惩关联的洗钱犯罪。四是推动新机制运用。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于打击、防范养老诈骗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张晓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今年12月1日即将实施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于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防范涉老诈骗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对源头防控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全方位筑牢养老诈骗“防火墙”。二是明确规定了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活动的法律责任,以法律之剑斩断伸向“养老钱”的黑手。三是规定了公安、法院、检察院、金融、电信、网信、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的主体职责,为各部门协同开展打击整治电信网络养老诈骗、强化工作合力提供了更完善的制度保障。
公益诉讼检察在协同整治规范养老诈骗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副厅长邱景辉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公益诉讼检察在检察机关协同整治规范养老诈骗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检察机关通过办案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制度在系统治理、溯源治理、公益损害修复方面的效能,从源头上防范诈骗风险,以办案促进行业自律、企业合规,促进各方协同共治。具体包括:一是对养老保健市场存在虚假宣传、欺诈销售等一些“骗老坑老”乱象问题开展监督。二是筑牢老年人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屏障。三是督促落实养老服务行业、产业的社会责任。
打击整治养老诈骗工作永远在路上
张志杰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党的二十大把“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作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重要举措。接下来,检察机关将结合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履行检察职能,持续、深入、全力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一是持续保持对养老诈骗犯罪从严惩治的高压态势。二是进一步协同促进养老领域整治规范。三是持续扩大防范养老诈骗普法宣传实效。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