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发布时间:2024-08-26 06:25:34 浏览:64
正义网北京2月23日电(检察日报记者谷芳卿)今天,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检察厅厅长徐向春在做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提升新时代法律监督质效”最高检厅长网络访谈时,对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工作相关情况等进行介绍。
“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得到依法维护。”2022年全国两会上,不少全国人大代表都对最高检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给予高度评价。
据徐向春介绍,2022年,各级检察院领导带头包案办理疑难复杂信访案件5万余件,化解率为84.7%,一大批信访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得到妥善处理。
面对群众更高的司法期待,最高检是如何深化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制度的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压实首办责任和属地责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从根本上解决重复信访案件的发生,就是坚持知行合一,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徐向春介绍,为了促进信访矛盾实质性化解,检察机关积极开展领导带头包案办理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和院领导包案办理首次信访专项检查活动,印发了三批院领导包案办理疑难复杂信访案件典型案例。
申诉人郑某因他人犯罪行为而头部受重伤,当地检察院于2012年底联合多部门给予其司法救助和困难帮扶。但近年来,郑某头部伤情愈发严重,原来的一次性救助资金已悉数用于治疗,新的后续治疗费用不断产生,且其本人已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极其困难,故再次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诉。安徽省检察院高度重视郑某信访案,成立化解工作专班,由检察长担任包案领导,全面履行包案职责,审定了由案件所在市、县检察院检察长作为联合包案人所制定的化解方案。工作专班迅速启动“府检联动”工作机制,两次牵头召集公安、法院、信访、民政、人社、医保、镇政府、村委会等召开会商会、协调会,共同研究、制定、落实“一揽子”救助化解方案。经各部门协作配合,最终由当地公安、检察院、法院、信访、乡镇等部门共同提供一定的帮扶救助资金。
据介绍,2022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司法救助7.3万余件,实际救助7.1万余件8.1万余人,发放救助金8.6亿余元,同比分别上升83.6%、86%、72.2%和41.6%。
“通过检察长包案办理压实办案责任,适时启动‘府检联动’工作机制,推动政府相关部门、基层组织及社会力量协作履职,多元救助,全方位解决信访人法律之外、情理之中的信访诉求,促进诉源治理。”徐向春表示。
在访谈中,徐向春还专门提到了最高检信访积案化解工作。“2022年,最高检先后集中交办两批共670件长年信访的‘骨头案’‘钉子案’,截至12月底已办结639件,其中化解387件,化解率超过60%,成效显著。”他告诉记者,最高检已经建立了重复信访积案库和常态化逐案攻坚化解工作机制,依托网上信访信息系统,将5次以上的重复信访纳入重复信访积案库,每月重点挑选信访次数多、群众反映强烈的信访案件向下交办,由责任院的院领导包案化解。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