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发布时间:2024-08-24 06:25:35 浏览:71
新一届最高检党组提出“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明确要求,旨在通过检察履职办案,在实体上确保公平正义实现,在程序上确保公平正义来得更好更快,在效果上确保公平正义能让人民群众“可感可知”,努力做到检察办案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于公平正义,这是新时代新征程检察工作的基本价值追求。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检察机关需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不断创新履职方式、丰富履职内涵、拓宽履职路径,用准用足用好检察权,将高质效贯穿到每一个案件始终。
坚持检察一体化。检察一体化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组织保障。一要严格做好上下一体。检察机关上下一体是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维护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整合检察力量跟进监督、接续监督、一体监督。二要加强横向协作。随着国家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检察机关跨行政区域横向协作需求更加迫切,如京津冀、成渝双城经济圈等,除通过上下一体集中整合检察力量外,也需要检察机关之间的自主能动协作,才能为国家战略实施提供更及时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检察服务。三要增强内部协同。随着检察机关“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新格局的不断优化发展,内部协同更需要同步跟进加强。畅通了内部线索移送渠道,打破部门和业务条线壁垒,推动内部协同走深走实。
完善融合履职机制。融合履职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内在要求。一要促进专业融合。从全国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来看,融合履职不仅让综合司法保护更加及时全面,也锻造了一支未成年人保护的专业化检察队伍。从各地检察机关实践来看,知识产权、金融等领域专业化办案团队的组建不断淡化检察各业务界线,融合履职质效不断提升。二要探索区域融合。随着高质量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各地经济发生了重大变革,从地域广角来看,各市(州)相继成立的高新区检察院、经开区检察院等等,其实也是一种区域检察工作模式。三要推进专项融合。相较传统业务条线专项监督,“四大检察”融合专项监督日渐重要,一方面更能体现检察履职一体化,另一方面也能通过专项监督推动全面监督。
强化外部协同。外部协同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关键一环。一要积极构建社会支持体系。检察机关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党的坚强领导,要善于运用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解决检察工作发展中的问题,有效推动形成党委领导、各方参与的“大治理”格局。二要着力打造执法司法共同体。近年来,随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等落地实施,政法各单位协同更加紧密高效。然而要实现办案“高质效”,仅司法共同体是不够的,需要构筑执法司法共同体,在大力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双向衔接的基础上,拓展民事检察、行政检察、公益诉讼检察与行政执法之间的衔接路径,合力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三要充分凝聚各方监督合力。新时代背景下,高质效的检察监督需要政治智慧、法治智慧和检察智慧相融合、相统一。从各地检察机关实践来看,部分检察机关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构建“人大+政协+检察”监督模式,推动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与检察监督有机融合,实现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和公益诉讼优势互补,收到了较好的监督效果。
深化检察改革。检察改革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动力之源。一要深化数字检察。要持续深化检察改革,深化实施数字检察战略,坚持“业务主导、数据整合、技术支撑、重在应用”的数字检察工作模式。从各地检察机关实践来看,数字检察成果主要以大数据模型呈现,内容涵盖“四大检察”“十大业务”,建模主体基本以市(州)、县(区)两级为主,模型成熟稳定后再经全省、全国推广。二要推进简案优质办。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90%以上是常见多发案件,且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轻罪案件达全部刑事案件的80%以上,“简案优质办”必将成为优化刑事检察工作主要路径之一。通过加强侦查、起诉、审判机关的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实现对大量“简案”的高质效办理,统筹有限的检察资源,进一步实现“繁案”的高质效办理。三要全力提升综合素能。要做到高质效,必须有高素能,这就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坚持把能力建设作为重要任务,坚持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一体提升,才能让检察改革扎根有壤、向阳而长,这也是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最根本的原动力。
(作者为四川省蒲江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