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发布时间:2024-08-22 06:25:42 浏览:119
盗窃罪案例,盗窃手机后微信扫码转款
廖某利用知晓文某手机锁屏密码及微信支付密码之便,采用秘密手段,将其中国建设银行卡内1.2万元通过微信扫码支付方式转至朋友账户内盗走。所得赃款,用于偿还个人债务及日常生活开支。案发后,廖某家属已赔偿被害人损失,并取得对方谅解。
法院认为,被告人廖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窃取他人财物,且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盗窃罪。鉴于被告人廖某系初犯,认罪态度较好,双方已达成刑事和解,取得谅解,廖某自愿认罪认罚,对其可依法从宽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三款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之规定,作出以下判决:被告人廖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3000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