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发布时间:2024-06-01 06:25:42 浏览:94
诈骗罪案例,发布虚假信息进行网络诈骗
近日,和田地区于田县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一起网络诈骗案,判决被告人拜某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2000元,责令其退还受害人阿某、麦某预付车款合计1.6万余元。
案情回顾
2020年12月,拜某在他建立的微信群内发布出售二手车的信息,并上传了几张车辆照片。
2021年1月,阿某看到信息后,看上其中一款小轿车,便添加拜某为微信好友。
双方商议,阿某以4.3万元的价格购买这辆车,预付1.05万元,剩余车款每月支付1600元,直至付清为止。双方约定,拜某在阿某付清预付款后一个月内交车。没过多久,阿某通过微信转账分3次向拜某支付了预付款。
然而,到了约定的交车时间,阿某联系不上拜某还被拉入微信黑名单。阿某意识到被骗后报警。
今年2月,麦某在拜某的微信群里求购某品牌小轿车。拜某看到消息后,添加其为好友,谎称可以帮麦某买到心仪的轿车,并骗取麦某6000元车辆预付金,之后将麦某拉黑。麦某意识到被骗,遂报警。
今年5月,拜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后,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
判决结果
于田县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2020年12月至2022年4月期间,拜某利用微信群发布虚假代购车辆信息,骗取阿某、麦某共计1.6万余元,构成诈骗罪。拜某被抓后如实供述罪行、当庭自愿认罪认罚,法院依法作出上述判决。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所得、违禁品、犯罪所用物品的处理】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认指控的犯罪事实,愿意接受处罚的,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法官提醒
本案中,拜某在微信群内采用各种方法取得他人信任,诱骗当事人“上钩”。法官在此提醒广大网友,网上购物时要认真辨识、理性对待各类信息,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商品,时刻保持警惕,以免丢失财产, 追悔莫及。
文章来源:和田地区于田县人民法院、新疆高院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