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发布时间:2020-11-13 01:29:49 浏览:259
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如何理解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钱某某,男,1955年1月13日出生,原某某市新区某某镇某某村民委员会党支部书记。因涉嫌犯贪污罪、职务侵占罪于2007年11月2日被取保候审。
某某省某某市开发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钱某某犯贪污罪、职务侵占罪,向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被告人钱某某未对起诉书指控的罪名及事实提出异议。
某某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
(一)职务侵占事实
被告人钱某某于1998年7月被中共锡山市某某镇委员会任命为锡山市某某镇某某村党支部书记,后因行政区划调整,锡山市某某镇某某村先后变更为某某市某某区某某镇某某村、某某市新区某某镇某某村,被告人钱某某所任职务未有变动。
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如何理解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被告人钱某某与龚某某(另案处理)合谋,于2003年3月,利用被告人钱某某职务上的便利,将某某市某某区某某镇某某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某某村委)从某某市某某区某某镇名圆纸张经营部收取的集体土地租用费收款不入账,交龚某某处保管。2007年3月,被告人钱某某以及龚某某将上述土地租用费中的人民币(以下币种均为人民币)3万元进行私分,非法占为己有。其中,被告人钱某某分得2万元,龚某某分得l万元。
(二)公诉机关指控的贪污事实
在2001年至2004年间,某某村委先后将六宗集体土地出租给某某市某某装潢厂(以下简称健明厂)、某某市某某五金厂(以下简称某某厂)、某某市恒益纸制品厂(以下简称恒益厂)等单位使用,并收取了五十年的集体土地租用费。
被告人钱某某于2004年12月至2005年5月间,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以为租用集体土地的单位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需增收土地租金的名义,先后收取健明厂、某某厂、恒益厂共计63000元,后采用收款不入账的手法,将该款非法占为己有。
2005年5月,健明厂、某某厂、恒益厂所租用的宗地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登记土地使用权人均为某某村委,使用权类型为国有划拨土地,地类(用途)为工业用地。某某村委为此向国有土地行政管理机关交纳了相关费用。
2007年4月,在司法机关就宗某受贿一案向被告人钱某某调查时,被告人钱某某主动交代了上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案发后,被告人钱某某退出10万元(该款由检察机关暂扣)。在审判过程中,被告人钱某某检举、揭发安某的犯罪行为,但未能查证属实。
某某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钱某某伙同他人,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从某某市某某区某某镇名圆纸张经营部收取的集体土地租用费3万元非法占为己有,事实清楚。公诉机关关于被告人钱某某犯贪污罪的指控,提供的证据均不能证实被告人钱某某当时是在实施“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的行政管理工作,不能据此认定被告人钱某某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因此,对被告人钱某某的该部分犯罪事实同样应当以职务侵占罪追究刑事责任。被告人钱某某单独或伙同他人,利用其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9.3万元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其中部分罪行系共同犯罪,依法应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被告人钱某某在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接受司法机关调查时,主动交代了自己的罪行,系自首,依法可以从轻处罚。到案后,退出全部涉案赃款,有较好的悔罪表现,酌情予以从轻处罚。根据被告人钱某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冉危害社会,可依法宣告缓刑。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六十四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之规定,作出如下判决:
一、被告人钱某某犯职务侵占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二、被告人钱某某退出十万元中的九万三千元,返还被害单位。犯罪所得予以没收,上缴国库。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钱某某未提出上诉,检察院未提起抗诉,本案已经生效。
二、主要问题
被告人钱某某作为村支书,以村集体土地需要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为由,增收租地单位土地租金,是否属于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其侵吞所增收租地单位土地租金的行为,是构成职务侵占罪,还是贪污罪?
三、裁判理由
本案中,对起诉书指控被告人钱某某职务侵占部分,法检认识一致,但对指控贪污部分存在较大分歧。法院认为,对被告人钱某某的该部分行为应认定为职务侵占罪。理由如下:
(一)土管部门、村委会、租地单位之间的法律关系表明,被告人钱某某的行为不属于从事“国有土地经营和管理”的行政管理工作
本案主体有村委会、租地单位、土管部门,厘清三主体间的法律关系,便于判定被告人钱某某的行为性质。
1.村委会与土管部门之间存在隶属的土地管理关系。在国家土地行政管理关系中,本案某某村委作为被管理相对人,完善集体土地使用、出租划拨土地使用权缴纳土地年租金,均是村委的法定义务:(1)完善用地手续。我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规定,集体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除集体企业、宅基地、村基本设施建设及公益事业外,任何单位和个人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而某某村委未经合法的集体土地征用手续就将集体土地出租给用地单位,违反了有关法律规定。因此,2004年10月,当地土管部门要求某某村委健全、完善租用给企业使用宗地的用地手续。(2)依照国有土地使用权证行使权利,在出租划拨土地使用权时,应交纳土地年租金。村委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载明:土地使用人为某某村委,未经批准,不得转让、抵押、出租等;用途为工业用地,不能用于其他。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某某村委经批准出租该划拨土地时,须办理相关手续并交纳土地年租金。本案中,当地土管部门向法院出具情况说明,表示同意村委将应当缴纳的土地租金用于村公益事业、土地复垦等,不再向土管部门缴纳。尽管事实上,村委未实际缴纳土地租金,但缴纳土地租金的义务并没有免除。这种变通做法仅是土管部门处置土地租金的方式。
2.村委会与租地单位之间是平等的民事租赁关系。某某村委将集体土地出租给用地单位,双方客观上存在集体土地的租赁关系;在村委取得上述宗地的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后,上述宗地仍由用地单位继续租用,该行为虽未经土管部门正式审核批准,但双方客观存在国有划拨土地租赁合同关系。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系土地使用权租赁关系,归属于民事合同关系,关系双方是平等民事主体。用地单位根据村委要求向其补交的租金,不同于村委应当向土管部门交纳的土地年租金。前者是基于民事租赁关系产生的租金,是双方意思自治的结果;后者是基于行政管理关系产生的费用,体现国家意志,具有强制性。
3.租地单位与土管部门之间无直接法律关系。某某村委作为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人,在将土地出租后,应按规定向土管部门交纳土地年租金,某某村委是法律规定的土地年租金的交纳义务人。用地单位作为承租人,不是国有划拨土地使用权人,其没有交纳土地年租金的法定义务,而仪有依据租赁关系产生的合同义务。土管部门同意某某村委将应交纳的土地租金用于村公益事业、土地复垦,系土管部门对某某村委的意思表示,与承租单位间无直接关系。村委向承租单位增收土地租金,充其量是其将应交纳土地年租金的出租成本,间接转嫁于租赁合同对方当事人,与土管部门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无直接关联。因此,不能就此认为村委收取土地租金是在协助行使行政管理职能。
(二)本案被告人不属于“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贪污罪的主体要求是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根据刑法有关规定,本案被告人钱某某系村委党支部书记,既非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或国有公司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也非受委派从事公务的人员,或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钱某某的行为究竟是构成贪污罪还是职务侵占罪,关键在于其是否属于“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根据2000年4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规定的公务内容,判定本案被告人是否属于“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其行为是否属于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工作。经分析,本案被告人钱某某的职务行为不属于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工作:
1.本案被告人系以村委的名义,而非政府名义处理相关事务。所谓协助政府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是指以政府的名义参与组织、领导、监督、管理涉及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的相关国家事务和政府事务的活动。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职责主要是管理村、居民点的集体性事务,其本身并无行政管理权能。但由于该组织能起到国家与群众的纽带作用,便于协助行政机关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常代行部分行政管理事务,但这也仅是“协助”从事行政管理工作,因此,必须是以政府的名义。然而,本案被告人基于租赁关系向对方当事人增收租金,是以村委的名义,而不是以政府的名义。
2.出租土地事务性质属于村务,而非公务。基层组织人员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以该成员是否具有依法从事公务这一本质特征来判断。如果其从事的仅是本集体组织的事务,不能以国家工作人员论。但若是其受行政机关委托,代替行政机关从事一定的行政管理事务,系依法受委托从事公务的人员,应以国家工作人员论。而国家公务明显区别于集体组织事务。从本质看,从事公务是公共权力的直接运用。本案中,某某村委将集体土地出租给用地单位并收取租金,后该土地收归国有,村委将拥有使用权的该宗土地继续出租,并增收租金,其行为始终属于从事村务性质。
(三)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如何理解村基层组织人员协助人民政府从事“国有土地的经营和管理”,被告人利用职务便利,将集体收取的土地租金非法占为己有,构成职务侵占罪
争议部分被告人所占有的财产,实质上与所指控的职务侵占部分的财产,具有相同性质,均是应由集体收取的土地租金。被告人钱某某系某某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具有管理本村财产的职权,其利用该职务便利,将集体财产非法占为己有,符合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故某某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以职务侵占罪对本案被告人的行为进行定性是正确的。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