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发布时间:2020-11-13 01:29:23 浏览:267
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配合检察机关调查他人受贿案件时,交代向他人行贿的事实,能否认定为被追诉前主动交代
一、基本案情
某某市检察院以袁某犯行贿罪,向法院提起公诉。袁某对公诉机关的指控无异议。其辩护人的辩护意见为:(1)被告人送钱给刘某某是出于感谢,没有以“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不构成行贿罪; (2)即使构成犯罪,合同系某某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该公司亦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故意;(3)如果被告人构成犯罪,因其在配合泰 州市人民检察院调查刘某某案件时,就已主动交代送钱给刘某某的事实,不仅符合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更符合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二款的规定,故建议对 其免除处罚。
某某市人民法院根据某某省某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立案,经公开审理查明:
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配合检察机关调查他人受贿案件时,交代向他人行贿的事实,能否认定为被追诉前主动交代,2010年5月,被告人袁某通过同学沈某某(某某市路灯管理处主任,另案处理)的介绍,与负责拆迁安置房开发建设的某某市海陵房产开发公司经理刘某某(国 家工作人员,另案处理)相识,并委托沈某某向刘某某索要其使用的银行卡号,于2010年6月14日向该卡存人人民币(以下币种同)4000元,2010年 9月18日向该卡存入20000元,又于2011年3月12日向该卡存人100000元,总计124000元。在刘某某的帮助下,未经招标程序,被告人袁某以挂靠单位某某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的名义承揽了某某市迎春东路安置小区海曙颐园的规划设计项目。
2011年4月11日,被告人袁某在配合检察机关调查刘某某问题时,交代了向刘某某行贿的事实。
某某市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袁某在经济往来中,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行贿罪。公诉机关起诉指控袁某犯罪的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 分,罪名成立,予以支持。关于袁某的辩护人提出袁某没有以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为目的送钱给刘某某的意见,经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规定,袁某是从业多年的国家注册建筑师,应当知道投资某某市迎春东路安置小区海曙颐园项目必须进行招标,然而通过承诺送钱的方式非法获得其规划设计项目,其行为违 反了国家规定,故不论被告人是否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或者出于感谢的目的,均应以行贿论处。关于袁某的辩护人提出某某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有 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故意的意见,经查,袁某挂靠于该公司,是承揽某某市迎春东路安置小区海曙颐园的规划设计项目的主要受益者,某某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 团)有限公司是否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故意不影响本案的认定。关于袁某的辩护人提出袁某在配合某某市人民检察院调查刘某某案件的时候,就已主动交代送钱给 刘某某的事实,不仅符合刑法第六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更符合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二款的规定,建议对其免除处罚的辩护意见,经查,袁某在检察机关立案前即已 交代其行贿行为,其行为符合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二款规定的情形,故对此辩护意见予以采信,结合本案的具体情况,决定对袁某免予刑事处罚。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三百九十条第二款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 行)》第九条之规定,某某市人民法院以被告人袁某犯行贿罪,判处免予刑事处罚。
一审宣判后,被告人未提出上诉,检察机关亦未抗诉,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二、主要问题
1.被告人袁某是否构成行贿罪?
2.配合检察机关调查他人受贿案件时,交代向他人行贿的事实,能否认定为“被追诉前主动交代”?
三、裁判理由
(一)被告人袁某通过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以达到规避竞争而取得特殊利益的目的,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依法构成行贿罪
根据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第一款的规定,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的行为。本案在构成行贿罪的犯罪主体、客体、客观方面均无异议, 有争议的是构成该罪的主观方面,即如何界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范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严重行 贿犯罪分子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第二条规定,“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利益,以及要求国家工 作人员或者有关单位提供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规章规定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 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九条第一款对此作了进一步规定:“在行贿犯罪中,‘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指行贿人谋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 或者政策规定的利益,或者要求对方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提供帮助或者方便条件。”
刑法对行贿罪设置了“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条件,对此,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一定争议。有观点认为,该条件使行贿罪的范围过于狭窄。我们认为,这种观点存在 的问题在于对“谋取不正当利益”进行了狭义的理解,认为只有谋取的利益本身是非法的,才构成行贿罪。根据《通知》、《意见》对“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界定, “谋取不正当利益”既包括谋取各种形式的不正当利益,也包括以不正当手段谋取合法利益;既包括实体违规,也包括程序违规。实体违规是指行贿人企图谋取的利 益本身违反有关规定,即利益本身不正当,通常表现为国家禁止性的利益和特定义务的不当免除两种情形;前者如通过行贿使公路管理人员对超载货车放行,后者如 通过行贿使本应依法履行的纳税、缴纳罚款等义务得以减免。程序违规是指国家工作人员或有关单位为行贿人提供违法、违规或违反国家政策的帮助或者便利条件, 即利益取得方式不正当,其可罚性基础并不在于利益本身的违法,而是基于为谋取利益所提供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是违规的。即便行为人获取的利益本身可能是 合法的,但其通过行贿手段要求国家工作人员或者有关单位为获取该利益所提供的“帮助或者方便条件”是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等规定的,就属于在程序上不符合规 定,仍然应当被认定为程序违法所导致的“谋取不正当利益”。具体而言,其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本不具备获取某种利益的条件,通过行贿而取得该利益,如贷 款、提干、招干等;二是需要经过竞争才可能取得的利益,如行贿人虽然符合晋级、晋升的条件,但为了使自己优于他人晋级、晋升而给予国家工作人员财物以获得 帮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第三条的规定,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工程建设项目包括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 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标。本案就是属于原本需要进行招标投标程序的竞争才可能获得利益,袁某却通过行贿手段规避招投标程序而直接获 得工程项目的情形。对此,《意见》第九条第二款专门规定:“在招标投标、政府采购等商业活动中,违背公平原则,给予相关人员财物以谋取竞争优势的,属于 ‘谋取不正当利益’。”
本案被告人袁某是从业多年的国家注册建筑师,应当知道由国有资金投资的拆迁安置房项目依据招标投标法的上述规定必须进行招标,却通过行贿手段,非法获得本 应当通过招投标竞争方可能取得的规划设计项目。袁某虽然以挂靠单位某某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的名义承揽规划设计项目,但其是承揽某某市迎春 东路安置小区海曙颐园规划设计项目的直接负责人和主要受益者,其行贿行为不但严重违反国家规定,而且明显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故法院认定其构成行贿 罪是正确的。
(二)在检察机关对其立案前交代行贿事实,属于被追诉前主动交代的情形
基于受贿行为所侵害的法益一般情况下比行贿行为更为严重,为鼓励行贿者揭发、举报犯罪,打破同盟关系,刑法在对行贿犯罪的处理上给了行为人更多从宽处理的 机会。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第二款规定:“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可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通过给行贿人以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机会,换取行贿 人主动交代行贿行为,揭发受贿犯罪,本质上符合维护国家公权力的廉洁性这一打击贿赂犯罪的根本目的,有利于司法机关获取贿赂犯罪证据,重点打击受贿行为, 同时还能够贯彻和体现我国刑事司法中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精神。
对是否属于被迫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情形的认定,关键在于对“被追诉”的理解。追诉是指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的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一系列司法活 动,包括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开庭审判等诉讼过程。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 管辖范围,立案侦查o"从该规定分析,立案侦查是司法机关进行刑事追诉活动的开始。此外,1996年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一些特定情 形的现行犯和重大嫌疑分子,可以先行拘留。”因而,司法机关在立案前的某些紧急情况下依法采取的强制措施和讯问犯罪嫌疑人等活动也属于追诉活动的一部分,但这只能视为一种例外情形。因此,“被追诉前”通常是指司法机关立案侦查之前,行贿罪是否“被追诉”应当以检察机关是否立案为准。
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配合检察机关调查他人受贿案件时,交代向他人行贿的事实,能否认定为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人向纪检监察部门、司法机关举报受贿人的受贿行为,显然属于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情形。行贿人在纪检监察部门查处他人受贿案件时,交代(承认) 向他人行贿的事实,亦应属于被迫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情形。即使检察机关已经对受贿人立案查处,行贿人作为证人接受检察机关调查,只要检察机关对行贿人 尚未立案查处,行贿人承认其向受贿人行贿的事实,也应当认定为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情形。本案公诉机关未认定被告人具有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情形,但法院根据被告人在检察机关对其行贿行为立案查处前已经交代了向刘某某行贿的事实证据,认定被告人具有被追诉前主动交代行贿行为的情形,并结合本案 的具体情况,决定对被告人免予刑事处罚是妥当的。
(撰稿:某某省某某市人民法院 卞婧娴 审编:最高人民法院刑四庭 陆建红)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