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发布时间:2020-11-13 01:26:54 浏览:857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律师咨询_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量刑标准和犯罪特征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是一种严重扰乱国家金融秩序的犯罪行为,是国家法务重点打击的犯罪对象。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立案标准:
(较大)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总面额在四千元以上或者币量在四百张(枚)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量刑标准:
(巨大)总面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特别巨大)总面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法律依据:
《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款、最高检、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公通字〔2010〕23号)第二十条、最高法《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0〕26号)第三条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犯罪构成特征:
1、行为人在主观上出于故意。货币不是商品,不能出售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在现实生活中更不可能存在用低于货币面值出售某一货币的情况。只有伪造的货币,才能有以低于货币面值出售或者购买的可能,因此,无论是出售者还是购买者,其主观上想牟取非法利益,发不义之财的目的不言自明。至于运输伪造的货币罪,行为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在主观上也有故意。如果托运人并未向承运人如实告知所运货物的真实情况,因受蒙骗等原因不知道所运输的是伪造的货币的,不构成犯罪。
2、行为人在客观上必须有出售、购买、运输伪造的货币的行为。“出售伪造的货币”是指以盈利为目的,以各种方式或途径,以一定的价格卖出伪造的货币的行为。“购买伪造的货币”,是指行为人以一定的价格用货币买入伪造的货币的行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运输”,是指行为人主观上明明知道是伪造的货币,而使用汽车、飞机、火车、轮船等交通工具或者以其他方式将伪造的货币从一地运往另外一地的行为。(一般认为,“从一地运往另外一地”是指如从A省运往B省,而在某省某市A区与B区之间的运送不认定为运输而应认定为持有。)
3、出售、购买、运输伪造的货币,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犯罪。这是区分罪与非罪的一个重要界限。
以上是刑辩护中国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量刑标准和犯罪特征,如有刑事法律问题咨询,请联系我们。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