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快速咨询
全国专业无罪辩护刑事律师服务平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常识 >防骗手册>全文

骗子花样翻新 用户中奖短信息竟附监督电话

发布时间:2021-11-29 22:26:45 浏览:234

北京晚报6月4日刊登《数百北京人手机接到假中奖短信》的报道后,许多读者反映,他们这两天也收到关于中奖内容的短信息,这些不知从何地发过来的短信令人反感。有的知名品牌产品经常被不法分子“顺”去当做“鱼饵”,东芝、联想等公司的高价电子产品成了他们嘴边的“奖品”,给这些公司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可能是手机用户和公司都对这种无聊的“骗子信息”有所防备,上钩的越来越少了,为了取得公众的信任,一些“中奖”短信竟开始像模像样地打出“监督电话”,令人啼笑皆非。
  8日上午,栗女士拿出她的手机给记者看,上面果然有这么一条“中奖”短信。短信的发送时间是“6月6日21点18分”,其中称:“香港某集团为庆贺20周年,特举行10天的手机抽奖活动,恭喜您获得了二等奖。咨询电话13030941307,王先生。”短信内容若到此为止,就不足为奇了,栗女士以前接到过好几次类似的信息,可令她想不到的是,这条短信除了打出联系人电话外,末尾竟煞有介事地登载了“监督电话00852-28905531”和“监督工作者唐先生”。
  监督电话令中奖短信看起来挺郑重其事,跟真的一样。记者首先拨打手机号找王先生,接电话的是一位带南方口音的年轻男子,开口就问“你中奖了,是来领奖还是邮寄?”据他讲,领奖须到“香港龙港区体育馆”,至于具体位置,到后自有指示牌引路。或者去交通银行汇给该公司398元,公司负责将奖品邮寄过来,到银行后再打电话问该公司账号。记者放下电话,感觉对方像个骗子,遂拨打“监督电话”,却发现这个电话其实是个空号。
  骗子就是骗子,顶着“监督电话”的帽子也会被人识破;看不透骗局的多数是被贪小便宜的心理一时蒙蔽。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明智者,傻的则是那些企图用“监督电话”等各种幌子蒙蔽大家的人。

分类: 法律常识 防骗手册

热门文章
律师推荐
  • 优秀刑辩律师

    杨树英 律师

    金融犯罪,刑事上诉,附带民事

    15632514568

  • 优秀刑辩律师

    黄书海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附带民事

    17710921395

  • 优秀刑辩律师

    张淑锋 律师

    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附带民事

    15810764225

  • 优秀刑辩律师

    赵明赫 律师

    附带民事,取保候审,经济犯罪

    18611909496

  • 优秀刑辩律师

    陈亮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企业家犯罪

    13659813752

Copyright 2020 无罪辩护 京ICP备16052496号-1
 
wuzu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