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知识产权 相关知识
2021-11-29 108 人看过[知识产权] 普法|知识产权法律小常识
一、法律对知识产权是如何定义?主要包括哪些? 知识产权是智力成果的创造人或工商业标记的所有人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的统称。 列举主要内容: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结合在一起称之为知识产权。 1.专利权,是指专利权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独占使用、收益、处分其发明创造,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专利权具有时间性、地域性及排他性。此外,专利权还具有如下法律特征:
2021-11-29 116 人看过[知识产权] 明知是盗版软件而购买构成侵权吗
根据法律规定,持有盗版软件的人只有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知道该软件是盗版的,才不用承担赔偿责任,但也要停止并销毁该盗版软件,如果销毁软件将给使用人造成重大损失的,使用人可以在向软件著作权人支付合理费用后继续使用。 所以明知是盗版软件而购买构成侵权。 相关法律可参考: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三十条 软件的复制品持有人不知道也没有合理理由应当
2021-11-29 119 人看过[知识产权] 时事新闻受到著作权保护
时事新闻受到著作权保护 何谓时事新闻,有学者引用《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定义为通过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最高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单纯事实消息属于时事新闻。但是,笔者认为,法律上只是认可单纯事实消息属于时事新闻。 时事新闻之所以不受保护,是基于著作权理论中的“唯一
2021-11-29 121 人看过[知识产权] 时事新闻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吗?
时事新闻是指通过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 著作权法规定,本法不适用于时事新闻。时事新闻作为一种事实,是不为著作权法所调整的。但作者根据时事新闻所创作的时事新闻作品则受著作权的保护。著作权法对时事新闻作品的保护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确认作者对时事新闻作品享有人身权利,即作者享有署名权和修改权,有权在时事新闻作品上署
2021-11-29 115 人看过[知识产权] 新闻本身受著作权保护吗
一、新闻本身受著作权保护吗? 时事新闻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何谓时事新闻,《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的规定通过报纸、期刊、电台、电视台等传播媒介报道的单纯事实消息。最高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规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单纯事实消息属于时事新闻。因此,法律上只是认可单纯事实消息属于时事新闻。 时事新闻之所以不受保护,是基于著作权
2021-11-29 128 人看过[知识产权] 新四军纪念馆委托的作品著作权归属
原告:周振威,男,43岁,教师,住市东港新村。 被告:新四军纪念馆。地址:市建军东路159号。 1988年1月26日,新四军纪念馆委托周振威为其创作一幅设置在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泰山庙大殿西山墙、内容为“新四军原七位师长画像”的瓷壁画作品。双方口头约定:只给材料费,不计报酬。周振威接受委托后,按照新四军纪念馆的要求,用工笔画的表现形式,于同年9月7日完成了题为“将星云
2021-11-29 114 人看过[知识产权] 文学作品中的描述若与公民的情况相似算不算侵权?
文学作品是人的脑力劳动创造的智力成果,允许人们虚构情节,杜撰人物。关于文学作品与某公民的情况相仿算不算侵权,应区别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认定和处理: (1)对非记实性文学作品的认定:撰写发表文学作品,不是以生活中特定的人为描写对象(例如文学剧本和小说),只是作品中的情节与生活中某人的情况相仿,不应认定为侵权,不能对号入座,因为这类作品允许虚构情况,杜撰人物。
2021-11-29 112 人看过[知识产权] 文学作品中的描述若与公民的情况相似算不算侵权
文学作品是人的脑力劳动创造的智力成果,允许人们虚构情节,杜撰人物。关于文学作品与某公民的情况相仿算不算侵权,应区别不同体裁的作品进行认定和处理: (1)对非记实性文学作品的认定:撰写发表文学作品,不是以生活中特定的人为描写对象(例如文学剧本和小说),只是作品中的情节与生活中某人的情况相仿,不应认定为侵权,不能对号入座,因为这类作品允许虚构情况,杜撰人物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公布
法律资讯
提问
08-16 10:26:24
姚格丽提问
07-22 06:50:30
李国涛提问
09-21 14:16:11
提问
06-15 16:56:30
王律师,我现在因销售伪劣产品在取保候审阶段,我想咨询你一些问题,我加您微信了,您能通过一下吗,还有请您作为辩护人费用是怎么收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