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快速咨询
全国专业无罪辩护刑事律师服务平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罪名大全 >扰乱公共秩序罪>全文

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

发布时间:2020-11-13 23:13:45 浏览:748

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_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概念定义

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是指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的立案量刑标准

1、行为人有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是构成本罪的关键。此处必须同时符合两点:

(1)要有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即干扰和破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人民团体正常的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秩序;

(2)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须是以聚众的方式实施的,即纠集三人以上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扰乱。至于扰乱过程中是否使用暴力,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2、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必须是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方能构成本罪。情节严重,实践中一般可从扰乱时间的长短、聚众人数多少、扰乱的对象的性质和侵害后果是否严重等予以认定。

刑法第二百九十条规定:多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经行政处罚后仍不改正,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_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构成要件

主体要件

本罪为一般主体,年满十八周岁以上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主观要件

主观方面是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给国家机关正常办公秩序带来影响而故意为之。

客体要件

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即干扰和破坏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人民团体正常的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秩序;

客观要件

1、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须是以聚众的方式实施的,即纠集三人以上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扰乱。至于扰乱过程中是否使用暴力,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2、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必须是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方能构成本罪。情节严重,实践中一般可从扰乱时间的长短、聚众人数多少、扰乱的对象的性质和侵害后果是否严重等予以认定。

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_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司法解释

本罪是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六)新增的罪名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六)

法释〔2015〕20号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六)》已于2015年10月1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64次会议、2015年10月21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二届检察委员会第4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11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

2015年10月30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刑法修正案(九)》)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的有关规定,现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刑法分则规定的犯罪的罪名的意见》作如下补充、修改:

第二百九十条第三款(《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一条第二款)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

分类:扰乱公共秩序罪

热门文章
律师推荐
  • 优秀刑辩律师

    杨树英 律师

    金融犯罪,刑事上诉,附带民事

    15632514568

  • 优秀刑辩律师

    黄书海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附带民事

    17710921395

  • 优秀刑辩律师

    张淑锋 律师

    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附带民事

    15810764225

  • 优秀刑辩律师

    赵明赫 律师

    附带民事,取保候审,经济犯罪

    18611909496

  • 优秀刑辩律师

    陈亮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企业家犯罪

    13659813752

Copyright 2020 无罪辩护 京ICP备16052496号-1
 
wuzu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