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刑法条文释义 相关知识
2020-11-13 386 人看过[刑法条文释义]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条【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条【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解释】本条是关于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我国刑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但已经过外国法院判决的,是否还可以依照我国刑法再予以追
2020-11-13 421 人看过[刑法条文释义]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一条【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如何处理】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一条【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如何处理】 第十一条 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 【解释】本条是关于对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如何处理的规定。 本条规定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权”,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证和便利驻在本国的外交代表、外交代表机关以及外交人员执行职务,而给予他们的一种特
2020-11-13 790 人看过[刑法条文释义]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二条【刑法时间适用范围,也就是刑法的时间效力】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二条【刑法时间适用范围,也就是刑法的时间效力】 第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
2020-11-13 712 人看过[刑法条文释义]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三条【犯罪定义】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三条【犯罪定义】 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2020-11-13 311 人看过[刑法条文释义]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四条【故意犯罪定义】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四条【故意犯罪定义】 第十四条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解释】本条是关于故意犯罪定义的规定。本条分为两款。 第一款是关于什么是故意犯罪的规定。根据本条规定,故意犯罪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特征_ 1、行为人对
2020-11-13 583 人看过[刑法条文释义]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定义】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定义】 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解释】本条是关于过失犯罪定义的规定。本条分为两款。 第一款是关于什么是过失犯罪的规定。“过失”和“故意”一样,同是行为人主观上
2020-11-13 550 人看过[刑法条文释义]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六条【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而造成损害结果的,不是犯罪】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六条【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而造成损害结果的,不是犯罪】 第十六条 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解释】本条是关于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过失而造成损害结果的,不是犯罪的规定。 根据本条规定,行为人的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由于不能抗
2020-11-13 421 人看过[刑法条文释义]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
2020-11-13 405 人看过[刑法条文释义]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造成危害结果的,如何负刑事责任】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八条【精神病人和醉酒的人造成危害结果的,如何负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
2020-11-13 453 人看过[刑法条文释义]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九条【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的量刑】
刑法条文释义_第十九条【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的量刑】 第十九条 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解释】本条是关于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如何负刑事责任的规定。 本条包含两层意思_一是又聋又哑或者盲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是因为又聋又哑或者盲人,虽然生理上有缺陷,但其并未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不属于无责任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公布
法律资讯
提问
08-16 10:26:24
姚格丽提问
07-22 06:50:30
李国涛提问
09-21 14:16:11
提问
06-15 16:56:30
王律师,我现在因销售伪劣产品在取保候审阶段,我想咨询你一些问题,我加您微信了,您能通过一下吗,还有请您作为辩护人费用是怎么收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