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法律资讯 相关知识
2024-07-27 111 人看过[法律资讯] 株洲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要办多久
一、株洲建设项目用地预审要办多久 法定办结时限:20(工作日 承诺办结时限:5(工作日) 二、株洲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的办理流程是什么 1、接收报件和受理,国土资源部政务大厅接收申请人报送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申请资料。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
2024-07-27 83 人看过[法律资讯] 司法部发布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公告
司法部发布2023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公告,明确客观题考试网上报名时间为6月15日至6月30日,客观题考试时间为9月16日、17日,主观题考试时间为10月15日。 据悉,司法部本次出台若干便利考生的具体措施。关于报名考试考区,公告明确,在客观题考试、主观题考试报名时,报名人员均可自主选择在司法行政机关设置的考区报考。如部分考区报考人数达到机位数量上限的,报名人
2024-07-27 89 人看过[法律资讯] 集萃|刑法的再法典化应兼蓄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 ……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刘艳红: 刑法的再法典化应兼蓄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 法典是法学学科体系化的载体,也是法学学科进行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的前提。对中国刑事法治建设而言,法典化是基础性工程。自现行刑法颁行以来,最高立法机关先后通过十一部刑法修正案,对刑法进行较大幅度修改,最高司法机关制定了大量司法解释,对刑法作出直接或间接的续造性
2024-07-27 90 人看过[法律资讯] 推动网络媒体高质量发展——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侧记
在这里,观察中国网络媒体发展走向。4月21日至22日,由中央网信办、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2023中国网络媒体论坛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建设全媒体传播体系,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论坛设置了“1+9+1+1”多场重头活动,即1个主论坛、9个平行分论坛、“八点见”项目发布会和“新征程 再出发”系列网络主题活动。 论坛上,与会嘉宾对网络
2024-07-27 58 人看过[法律资讯] 叔侄里应外合联手侵占公司97万元 二人因职务侵占获刑
里应外合,叔侄联手侵占公司97万元 江苏太仓:二人因职务侵占获刑 太仓市检察院检察官提审犯罪嫌疑人。资料图片 正义网讯(通讯员吴玉洁 邹艳青)利用担任采购经理的职务便利,侄子从堂叔注册的空壳公司高价采购轴承装置,售卖给A企业。近日,经江苏省太仓市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职务侵占罪分别判处被告人谢某甲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谢某乙有期徒刑一年三个
2024-07-27 94 人看过[法律资讯] 检察日报评论员文章: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检察为民
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检察为民 ——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系列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再次强调“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民是决定性力量。”各级检察机关要把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全国两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
2024-07-27 74 人看过[法律资讯] 云南施行保护条例禁止危害古茶树行为
中新社昆明3月1日电 (记者 胡远航)《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下称《条例》)3月1日起施行。该条例禁止危害古茶树及其生长环境的行为。 云南是世界茶树起源地和种质资源多样性中心。据初步调查统计,云南集中连片分布的古茶树面积约67万亩、2000万株,其野生茶树群落、野生茶树以及古茶园、古茶树,不仅是茶树原产地、茶树驯化和规模化种植发源地的“活化石”,也是未来茶叶发
2024-07-27 83 人看过[法律资讯] 最高检发布大数据赋能未成年人检察监督典型案例
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大数据赋能未成年人检察监督典型案例。本批案例聚焦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通过精准研判和整体治理,实现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监督的转变,以大数据赋能驱动未检工作提质增效。 该批典型案例共5件,分别是:河北省沧县检察院督促履行校车安全监管职责大数据监督案、浙江省湖州市检察院督促强制报告制度落实大数据监督案、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检察院督促事
2024-07-27 93 人看过[法律资讯] 河北出台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实施细则
近日,河北省司法厅、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公安厅联合印发了《河北省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以人民陪审员法和《人民陪审员选任办法》为依据,遵循立法精神,紧贴工作实际,注重实践操作,全面系统规范了全省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 《实施细则》共45条。一是细化选任流程,明确了选任工作名额确定、选任公告、两次随机抽选、资格审查、拟任公示、
2024-07-27 84 人看过[法律资讯] 两口子吵架说狠话是诽谤嘛
两口子吵架说狠话一般情况下不是诽谤。诽谤罪散布的必须是捏造的虚假的事实。如果散布的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虽然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但不构成诽谤罪。而名誉侵权行为,即使所述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开宣扬的,公开了将有损于他人人格、名誉,也可以构成名誉侵权。以上是无罪辩护网为您解答,如果您需要法律帮助,欢迎来电或在线咨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四十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公布
法律资讯
提问
08-16 10:26:24
姚格丽提问
07-22 06:50:30
李国涛提问
09-21 14:16:11
提问
06-15 16:56:30
王律师,我现在因销售伪劣产品在取保候审阶段,我想咨询你一些问题,我加您微信了,您能通过一下吗,还有请您作为辩护人费用是怎么收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