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快速咨询
全国专业无罪辩护刑事律师服务平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搜索
为您找到相关结果927条
全部
咨询 (56)
律师 (0)
法规 (861)
案例 (0)
罪名 (10)
更多

法规

  • 短信诈骗 三天骗走一百万

    恭喜中奖、提供“六合彩特码”、出售廉价走私物品——近年来,我国不少手机用户曾被此类信息“骚扰”过。与此同时,各地公安机关也不断接到报案,称有人利用虚假手机短信和网络信息进行诈骗,金额动辄上万元,有的甚至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为什么诈骗犯屡屡得手,受害人屡屡中招?    不可思议:教授也被骗2003年9月,山东济宁公务员杨某接到一来历不明的短信,被告知他的手机号中了大

    2021-11-29 22:26:24 143人查看

  • 短信诈骗 不要回陌生人短信

    逢年过节,很多人都会收到来自亲朋好友的祝福短信。有些人比较勤快,逢短信必回,鄙人属于此类。而有些人比较大大咧咧,十条九不回。原以为“来而不往非礼也”,岂料近来发生的一些事例彻底地让我等大梦方醒。 某日,吾一位好友接到一条短信,“猜猜我是谁?还记得同桌的我吗?多年不见,我为你点了一首歌,往日情怀尽在其中,请回复拨打9收听。”虽然不认识手机号码,但“老同学”三个字在

    2021-11-29 22:26:24 150人查看

  • 短信群发跨省招工诈骗

    14个月内,嫌疑人林某用招工诈骗的方式骗得北京、天津、辽宁、黑龙江等地70多位事主的50多万元。记者今天上午从东城警方获悉,林某已被刑事拘留。 10月10日,东城警方接到事主程某的报案:程某的手机收到一条招工短信,他按照短信上的电话打过去询问时被告知,饭店正高薪聘请服务员,只要交齐了手续费、押金等就能立刻上岗。程某按要求把7880元汇入对方指定的账号后,却联系不上对

    2021-11-29 22:26:24 164人查看

  • 短信疯狂诈骗 赃款高达千万!

    1、厦门市公安机关破获台湾人假冒“银联”公司系列诈骗案 5月13日,中国银联福州分公司向福建省公安厅报案称,今年3月份以来,不法分子冒用中国银联的名义,发送手机短信息给银行卡用户,谎称用户的银行卡已被人复制盗用,诱骗用户更改数据信息。一旦用户上当询问,犯罪嫌疑人就利用群众信任银行的心理,步步诱骗用户将银行卡内的资金转到所谓“银行账号”上(即犯罪分子开设的账号)。两个

    2021-11-29 22:26:24 268人查看

  • 知情人自曝短信诈骗内幕:群发1万网住七八人

    本公司常年代办驾驶证、身份证、学历等一切证件,联系人xxx,电话xxx……”,“xxxx大酒店招收男女公关,学历不限,工作性质开放,待遇丰厚,联系人……”。几乎每一位手机及小灵通用户都收到过此类短信息,在通讯日益发达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都不得不忍受着此类无尽的“信骚扰”,并且其中也不乏有心怀鬼胎者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轻信其言,导致上当受骗。10月15日,合肥市司法局针对此

    2021-11-29 22:26:23 204人查看

  • 直击“外币诈骗”

    今年9月5日早,事主梁某途经中山市东区彩虹街时,一名男子以问路形式与其搭讪。不多久,又有一名自称是某银行信贷主任的男子加入。谈话中,自称银行主任的男子称事主可以内部低汇率由人民币兑换“澳币”。看到有便宜可图,事主动心了。梁某与该两名男子谈定自己到银行取7万块钱人民币与他们进行外币兑换。当三人走到位于东区东苑南路某银行门口时,被中山市东区公安分局民警查获。犯罪嫌疑人

    2021-11-29 22:26:22 209人查看

  • 电话诈骗手段又翻新

    “我差点被骗了!”11月17日,金东区钱先生向市民援助中心本报值班室反映,有人假借省农业厅领导的名义,以提供国家扶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无息贷款为由,试图骗取立项费和公关费。[] [] 钱先生是一家养殖场老板。他说,11月14日,他接到自称为省农业厅信息科刘姓工作人员的电话,刘称,省农业厅新到一批无息贷款指标,让他找省农业厅赵厅长,并留下赵厅长的手机号码1395712

    2021-11-29 22:26:21 189人查看

  • 用短信骗银行卡 警方打掉一手机诈骗团伙

    通过短信诱骗银行卡持卡人卡号、密码,并从中盗取存款!高科技犯罪固然巧妙,但最终逃不过无情法网。不久前,一个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的团伙就被广州警方打掉。警方有关负责人在警情提示中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有安全用卡的基本常识,不要轻易上当受骗。   据警方透露,不久前,广州警方成功打掉了一个利用手机短信进行诈骗的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刘某、洪某等5人,缴获作案工具手机信息发射器及

    2021-11-29 22:26:21 150人查看

  • 生意中如何防范合同诈骗

    合同,又叫契约,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合同一旦签订,就具有法律效力,人们经济交往自然变得稳妥可靠。但是,合同是由人来订立的,有的骗子往把这个最安全的契约变成最危险的陷阱,他们精心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的圈套,使大批企业和个人债合高筑,甚至濒于破产。尤其在商品购销合同和产品加工供货合同中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现象最多。常见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六种: (

    2021-11-29 22:26:20 185人查看

  • 海南夫妻办婚介诈骗250万

    夫妻俩组建诈骗团伙 今年41岁的苟洪钍为四川省仁寿县人,他于1979年开始养长毛兔,成了万元户,1994年到海南搞养殖业,后又转行搞旅行社。2003年初,苟洪钍在一婚介所工作时发现了利用虚假的征婚广告进行婚介诈骗的赚钱“捷径”,便决定效仿。同年6月,苟洪钍、汪小明夫妇在海南省工商局注册成立海南八面鸿丰信息有限公司。 随后,苟洪钍买了3部小灵通,从杂志上抄下一则征婚

    2021-11-29 22:26:18 177人查看

推荐律师
  • 优秀刑辩律师

    杨树英 律师

    金融犯罪,刑事上诉,附带民事

    15632514568

  • 优秀刑辩律师

    黄书海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附带民事

    17710921395

  • 优秀刑辩律师

    张淑锋 律师

    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附带民事

    15810764225

更多最新咨询
Copyright 2020 无罪辩护 京ICP备160524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