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
诈骗罪辩护词,介绍施工项目引发案件 认定被告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从证据上来讲应当达到确实充分的程度。辩护词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某某律师事务所接受被告人杨某某的委托,指派我们担任其一审阶段的辩护人。开庭前,辩护人依法查阅了有关案件材料,会见了被告人。在今天的庭审过程中,辩护人参与了法庭调查,全面的了解了案件情况,现就
2024-05-19 06:25:40 98人查看
高某等人诈骗案例, 提供个人信息帮助他人作案 案例:高某林、董某志提供个人信息帮助他人诈骗案 (一)基本案情 2019年12月,被告人高某林、董某志明知他人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仍以自己的名义分别成立四家公司,并将公司营业执照、对公账户、网银U盾、绑定的手机卡等信息以每套3000元的价格出售给他人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资金流转。其中高某林提供的个人信息被用于诈骗
2024-05-19 06:25:39 106人查看
诈骗二千万的量刑: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以上是无罪辩护网为您解答,如果您需要法律帮助,欢迎来电或在线咨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2024-05-17 06:25:34 45人查看
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信用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骗取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那么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下面无罪辩护网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信用卡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行为。 刑法第
2024-05-16 06:25:41 128人查看
信用卡诈骗案例,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 房某信用卡诈骗案 认定有效催收应当对银行是否实施催收、持卡人本人是否获悉催收信息进行审查;透支行为发生在缓刑考验期之前但银行催收的截止期在缓刑考验期内的应当认定为新罪 来源: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第919号 (1)银行信函催收还是电话催收,都是催收方式之一,均需要其他证据的印证,即查证属实的,方能认定为有效催收。原则上银行
2024-05-16 06:25:40 95人查看
李某等人诈骗案例,搭建虚假平台引诱投资 案例:李某等二十八人搭建虚假平台引诱投资诈骗案 (一)基本案情 2018年4月至8月间,被告人李某一雇佣被告人李某二为其架设可直接操控后台数据的电子交易投资平台,租用某写字楼为专门诈骗场所,招聘被告人李某三等二十五人组成诈骗团队。诈骗团队人员经过内部“话术”培训后,使用统一配发手机添加被害人微信,冒充离异单身成功男士与被害
2024-05-13 06:25:38 75人查看
女子加入诈骗公司后靠"致富秘籍"骗卖家、坑银行 案发获罪判刑
这家公司有一套“致富秘籍”:先支付首付款骗取二手房卖家的信任,在拿到房产证后快速办理抵押贷款,再用贷款支付下一套房子的首付款,购买下一套二手房,如此重复操作,等房价上涨后将所购房屋卖出获利。法院以合同诈骗罪对被告人判处刑罚后,涉案房产的去向引发争议。被诈骗的房产已经银行审核办理了贷款,原房主还能否要回?经河南省郑州市检察机关提起抗诉,近日,郑州市中级法院作出终审判决,
2024-05-13 06:25:35 48人查看
经济纠纷背景下的刑事诈骗案件认定 内容提要:民事欺诈与刑事诈骗并非截然对立,而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刑事诈骗的特殊性在于其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并且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经济纠纷背景下认定刑事诈骗,应在与民事欺诈的不同层次关系上展开,进行层级式的审查。具体来说,先要进行层级一的排除审查,将不具有民事欺诈外观的行为排除出刑事诈骗犯罪构成审查的范围;其次进行层级二的社会危害
2024-05-12 06:25:40 91人查看
微信被骗200元,对方已被我投诉,永久封号,那我举报诈骗钱还能回来吗?
法律分析:微信被诈骗投诉钱不一定能回来,要看具体案情。被追究刑事责任,也不能免除其中的民事责任。被诈骗的被害人可以要求支付被骗的钱,公安机关等司法机关在办理诈骗案侦查过程中,对能追回的脏款要负责追回,并返还给被害人,从而使被害人得以全部或者部分清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2024-05-10 06:25:37 53人查看
卖假包不是诈骗罪,而是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
2024-05-08 06:25:36 49人查看
提问
08-16 10:26:24
姚格丽提问
07-22 06:50:30
李国涛提问
09-21 14:16:11
提问
06-15 16:56:30
王律师,我现在因销售伪劣产品在取保候审阶段,我想咨询你一些问题,我加您微信了,您能通过一下吗,还有请您作为辩护人费用是怎么收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