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消协投诉站进村叫好
发布时间:2021-11-29 22:30:03
浏览:120
据报道,山东省将在全省60%以上的行政村建立消费者协会投诉站、12315申诉举报联络站,此举将极大地方便农村消费者维权,对净化农村市场,保护农村消费者合法权益大有好处,值得各地学习借鉴。
近年来,一些不法厂商开始将制假、售假的黑手伸向广大农民,而农民朋友生活水平普遍不高,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维权意识淡薄,加上对假货缺乏应有的识别能力,使得假冒伪劣产品在农村难于根除,农民的合法消费权益难于得到及时而有效的保护。因此,在农村开展打击假冒伪劣行动,保护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就显得十分必要。
但是,由于农村人多地广,集中居住率不高,制假售假行为更隐蔽,客观上使得打假难度加大。如果单纯依靠乡镇的工商部门开展打假,显然力不从心,依靠城里的工商、质监部门临时下乡打假,也不是好办法。而长期以来,农民在发现假冒伪劣产品时大多忍气吞声的原因是投诉难,一是不知道向谁投诉。二是投诉点少,山高路远,投诉费时,投诉不及时还会错过取证时机。只有通过建立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打假网络,提高农民的识假、打假意识,才是惩治假冒伪劣的良方。如果能在村里建立投诉站和举报联络站,使广大农民群众投诉不出村,解决问题不出村,不仅方便农村消费者维权,而且会有力地提高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按照常规思维,设立村级投诉站和举报联络站,必然要增加人力和工作场所。
山东省农村投诉站和举报联络站服务人员由热爱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自愿、无偿为消费者权益保护事业服务的志愿者担任,这种方式就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难题。事实上,农村有很多这样的热心人,他们就活跃在农民群众中间,如果能充分发挥这些热心人的作用,织起一张打假治假的网络,制假售假者就不敢在农村为所欲为。
当然,要做好农村打假工作,仅设立投诉站和举报联络站是远远不够的,要净化农村市场,离不开工商等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和大力配合。工商、质监、司法、卫生、生资等部门要把农村打假作为工作重点,齐抓共管,形成打假合力,依法严惩制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行为,为净化农村市场和维护农村社会安定做出应有的贡献。
分类:
经济常识
消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