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快速咨询
全国专业无罪辩护刑事律师服务平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常识 >防骗手册>全文

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群众 诈骗犯罪花样百出

发布时间:2021-11-29 22:25:40 浏览:199

2004年以来,以“认养鸭子”“认养虫草”“联营销售保健品”为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群众集资等花样翻新的合同诈骗案、集资诈骗案相继在成都市锦江、青羊等城区发生,涉及受害群众2000多人,涉案金额合计达4000余万元,给群众造成了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面对花样百出的诈骗犯罪,广大市民应注意提高识假防骗的能力,谨防上当。
  据成都警方介绍,不法分子以合法经营机构为掩护,以中老年人为侵害对象,采取各种花招,许以高额利润,诱骗受害群众认购、认养其公司“产品”,大肆骗取群众财物。截至目前,成都市公安局共接到群众报警200余次,受理此类案件10余件,已立案侦查7件。
  成都警方介绍说,该类犯罪的作案手段和伎俩主要有四大特征:一、犯罪分子利用部分群众投资心切,以高息或高额回报为诱饵,拉拢引诱受害人“入套”;二、犯罪分子专门针对中老年人辨别能力不强的弱点,花言巧语,设下陷阱;三、犯罪分子以使用虚假身份证明,注册虚假公司,开发虚假项目作掩护,欺骗群众,逃避法律惩处;四、犯罪分子实施诈骗得逞后,将大部分赃款瓜分、挥霍殆尽,受害群众的经济损失很难挽回。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特别是中老年群众,对此要保持高度警惕,切莫上当受骗。在面对五花八门的宣传和高额回报诱惑的时候,要多留心和慎重考察所推荐项目和产品的真实性及合法性,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的至理名言,切勿轻易将自己的血汗钱用于这类不安全甚至血本无归的“投资”;其次,尽量让自己的儿女、家人、朋友知晓实际情况,让大家一起协助识假防骗,不要因为一时冲动或赚钱心切,盲目“投资”。一旦发现自己上当受骗,一定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犯罪,并尽可能地收集有关证据材料,配合公安机关共同打击这类诈骗犯罪活动。
  此类诈骗犯罪也提醒工商部门,应从源头上抓好、把住工商企业注册登记关口,做好法定代表人审核和对公司的事后监督工作。
(admin)

分类: 法律常识 防骗手册

热门文章
律师推荐
  • 优秀刑辩律师

    杨树英 律师

    金融犯罪,刑事上诉,附带民事

    15632514568

  • 优秀刑辩律师

    黄书海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附带民事

    17710921395

  • 优秀刑辩律师

    张淑锋 律师

    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附带民事

    15810764225

  • 优秀刑辩律师

    赵明赫 律师

    附带民事,取保候审,经济犯罪

    18611909496

  • 优秀刑辩律师

    陈亮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企业家犯罪

    13659813752

Copyright 2020 无罪辩护 京ICP备16052496号-1
 
wuzu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