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快速咨询
全国专业无罪辩护刑事律师服务平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常识 >防骗手册>全文

“计划外招生”“内部指标”是陷阱

发布时间:2021-11-29 22:25:31 浏览:118


  每年高考结束,总有骗子打出“计划外招生”、“内部招生”的招牌行骗。广州市工商局12315投诉受理中心的负责人昨日提醒,这些招数害人不浅,家长切莫上当。
  骗子常用两招数
  政策误导:一些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对国家政策不熟悉,对部分高校因首次招生生源不足而进行补录等有关政策不甚了解,极力渲染所谓的内幕,让家长误以为存在“内部指标”,更有甚者伪造高校录取通知书骗取钱财。实际上,正规高校的招生计划是必须向社会公开的。
  偷换概念:一些小广告许诺可以办理统招生,有的学校还宣称自己是本科教学。实际情况是,学校只能提供自学考试有关科目的培训,学生毕业时需通过国家自学考试来取得自考文凭,学校无权颁发统招生的毕业证书。
  此外,目前还有些软件广告宣称,考生只要输入自己的估分,就能知道自己适合报哪些学校的哪些专业。专家指出,用这种软件来指导志愿填报很不科学。
  12315提醒莫上当
  相关人士昨日提醒市民,国家招生录取工作有严格规范的规章制度和程序,有严密的操作监督机制,正规高校的招生计划、招生政策等信息都面向社会公开,家长和考生可以通过当地教育部门招生办公室查询,也可通过院校网站了解。当前,高校招生录取工作除了国家和省规定的照顾政策外,任何人都不能在高校招生中享有特权,任何个人说自己手中有招生计划和名额都是不可能的。因此,考生在择校时要格外当心,最好直接到学校实地考察。考生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可到当地县(市、区)招生办查询录取信息是否属实。如遭遇招生欺诈,应及时向当地招生办或公安机关投诉、举报。
(admin)

分类: 法律常识 防骗手册

热门文章
律师推荐
  • 优秀刑辩律师

    杨树英 律师

    金融犯罪,刑事上诉,附带民事

    15632514568

  • 优秀刑辩律师

    黄书海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附带民事

    17710921395

  • 优秀刑辩律师

    张淑锋 律师

    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附带民事

    15810764225

  • 优秀刑辩律师

    赵明赫 律师

    附带民事,取保候审,经济犯罪

    18611909496

  • 优秀刑辩律师

    陈亮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企业家犯罪

    13659813752

Copyright 2020 无罪辩护 京ICP备16052496号-1
 
wuzu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