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发布时间:2020-11-13 00:55:49 浏览:221
高空坠物致人伤害承担刑事责任,高空坠物的相关法律规定及责任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依法妥善审理高空抛物、坠物案件的意见》的规定,其中第二条,依法惩处构成犯罪的高空抛物、坠物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规定了准确认定高空抛物犯罪。对于高空抛物行为,应当根据行为人的动机、抛物场所、抛掷物的情况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全面考量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准确判断行为性质,正确适用罪名,准确裁量刑罚。这意味着,高空坠物致人伤害不再是以往单纯的民事赔偿责任,对于高空坠物致人伤害的,根据不同情况,承担不同的刑事责任。
【第一部分】 相关法条
《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建筑物等脱落坠落致害责任
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第八十七条抛掷坠落物品致害责任
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三次审议稿):第一千零三十条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有关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第一百三十四条 【重大责任事故罪】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的规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二百三十三条 【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三十五条 【过失致人重伤罪】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部分】 刑事责任(高空抛物犯罪、高空坠物犯罪)
一、高空抛物犯罪
(一)“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的考量因素
行为人的动机、抛物场所、抛掷物的情况、造成后果等因素
(二)高空抛物犯罪所涉罪名
1、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适用情形:故意从高空抛弃物品,尚未造成严重后果,但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
注: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2、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
适用情形:为伤害、杀害特定人员实施从高空抛弃物品行为的
(三)从重处罚,一般不得适用缓刑的情形:
1、多次实施;2、经劝阻仍继续实施;3、受过刑事或行政处罚后又实施;4、在人员密集场所实施;5、其他情节严重情形。
二、高空坠物犯罪
(一)高空坠物犯罪所涉罪名
1、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
适用情形:过失导致物品从高空坠落,致人死亡、重伤
2、重大责任事故罪
适用情形:在生产、作业中违反有关安全管理规定,从高空坠落物品,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第三部分】民事责任
人民法院应当将高空抛物、坠物民事案件的处理纳入到建设一站式多元纠纷机制的整体工作中,加强诉前、诉中调解工作,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
一、立案受理环节
1、有案必立
人民法院对高空抛物、坠物案件,要坚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
2、释明义务
受理时,要向当事人释明尽量提供具体明确的侵权人,尽量限缩“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范围
3、纠纷分流
对侵权人不明又不能依法追加其他责任人的,引导当事人通过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化解矛盾,补偿损失。
二、证据采信环节
1、免责情形
对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依法予以免责。
2、依职权调查取证
加大依职权调查取证力度,主动向物业服务企业,周边群众、技术专家等询问查证。
3、日常生活经验法则
加强与公安部门、基层组织等沟通协调,充分运用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最大限度确定直接侵权人并依法判决其承担侵权责任。
二、法律适用环节
1、坠落物:
建筑物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适用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判决其承担侵权责任。
有其他责任人的,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向其他责任人主张追偿权的,应予支持。
2、抛掷物:
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尽量查明直接侵权人,判决其承担侵权责任。
四、物业公司侵权责任
(一)构成要件
1、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下列规定确定的维修、养护、管理和维护义务:
(1)物业服务合同约定
(2)法律法规规定
(3)相关行业规范
2、不履行上述义务与建筑物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之间有因果关系
3、他人损害是由脱落、坠落的建筑物及其搁置物、悬挂物所致
(二)推定责任
有其他责任人的,物业服务企业隐匿、销毁、篡改或者拒不向人民法院提供相应证据,导致案件事实难以认定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不利后果。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