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法律资讯 相关知识
2024-01-30 232 人看过[法律资讯] 涉税犯罪刑事案件移送公安程序标准及法律依据规定
涉税犯罪刑事案件移送公安程序标准及法律依据规定 涉税犯罪目前是社会上比较常见的犯罪类别之一,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为了打击涉税犯罪,我国出台了多部相关法律法规。为了让大家了解更多涉税犯罪相关知识,无罪辩护网为大家整理了以下涉税犯罪刑事案件移送公安程序标准及法律依据规定,供参考交流。 一、涉税犯罪刑事案件移送法律依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22条:违法行
2024-01-30 291 人看过[法律资讯] 被驱逐出境了还能回来吗
相信大家对驱逐出境这个词并不陌生,这是专门针对外籍人士的法律,指对在中国境内犯罪的外国人或无国籍人,强制其离开中国境内的刑罚或治安管理方法。那么被驱逐出境了还能回来吗?下面无罪辩护网大家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一、被驱逐出境了还能回来吗 首先驱逐出境是指主权国家强制外国人限期离境,另外《出境入境管理法》规定:被驱逐出境的外国人,自被驱逐出境之日起十年内不准入境
2024-01-30 214 人看过[法律资讯] 危险物品肇事罪如何判刑
在我们的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危险物品,这些物品在运输、使用、储存的时候都需要特别注意,在我们的刑法中也对其有相应的罪名,例如危险物品肇事罪,那么危险物品肇事罪会被如何判刑?下面大家就随无罪辩护网一起了解一下。 一、危险物品肇事罪如何判刑 犯危险物品肇事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2024-01-30 261 人看过[法律资讯] 黑恶势力的四个特征认定标准之行为特征
黑恶势力的四个特征认定标准之行为特征 根据《两高两部关于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2018》)《以下简称2018意见》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包括非暴力性的违法犯罪活动,但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始终是黑社会性质组织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基本手段,并随时可能付诸实施。暴力、威胁色彩虽不明显,但实际是以组织的势力、影响和犯罪能力为依托,以暴力、威胁的
2024-01-30 243 人看过[法律资讯] 交通肇事能判缓刑吗?
交通肇事能判缓刑吗? 交通肇事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犯罪行为,但是有很多公众关注交通肇事后,是否会适用缓刑,今天正义刑事律师解答一下,交通肇事有以下二种情形的不适用缓刑。 1、下列情形,一律不适用缓刑: (1)醉酒驾驶机动车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的; (2)有出于追逐取乐、竞技、寻求刺激等动机,在道路上超速行驶50%以上情节的; (3)致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
2024-01-30 267 人看过[法律资讯] 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
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规则 (2022年6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批准 2022年6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派驻机构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2024-01-30 202 人看过[法律资讯] 毒品犯罪案例,在酒吧等地利用微信多次出售可形成瘾癖的精神药品
涉毒犯罪案例,在酒吧等地利用微信多次出售可形成瘾癖的精神药品 陈某豪贩卖毒品案 ——利用微信在酒吧等处多次出售新型毒品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陈某豪,男,汉族,1999年6月1日出生,无业。 2018年3月至6月,被告人陈某豪通过微信联系等方式,在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酒吧、酒店等处向吕某某、宋某能、张某出售毒品氟硝西泮片剂(俗称蓝精灵)24次,共计104粒
2024-01-30 200 人看过[法律资讯] 交通肇事无罪案例,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交通肇事无罪案例,事实不清,证据不足 【案例】余某锋交通肇事案((2016)粤09刑终17号) 【裁判理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三条第一款“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的规定,虽然余某锋始终“认罪”,但本案没有任何能够将余某锋与肇事现场或肇事现场车辆联系起来的客观性证据,也没有提取到其仅为亲历者所知晓的隐蔽性证据;特别
2024-01-30 203 人看过[法律资讯] 侵占罪案例,关于侵占罪与盗窃罪律师刑事辩护要点
侵占罪案例,关于侵占罪与盗窃罪律师刑事辩护要点 1.辩方律师提出:侵占罪属于“告诉才处理”被告人的行为不应被追诉。 律师答辩要点:首先,侵占罪属于“告诉才处理”,即绝对自诉案件,除非被害人具有《刑法》第98条规定的受强制、威吓无法告诉时,公诉机关才有权告诉,否则公诉机关没有起诉权,法院也不能就此作出有罪判决。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和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行
2024-01-30 200 人看过[法律资讯] 故意毁坏财物罪案例,为泄愤故意毁坏他人财物
故意毁坏财物罪案例,为泄愤故意毁坏他人财物 公民的财产是公民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妥善保护财产权攸关公民切实利益。故意损坏他人财物,不是照价赔偿那么简单,毁坏财物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将被追究刑事责任。近日,密云区检察院在一起故意毁坏财物案中,依法追究犯罪行为实施者的刑事责任,为被害人挽回全部经济损失,有效保护了公民的财产权。 案情回顾 马某某因借款纠纷对陈某怀恨在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批准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公布
法律资讯
提问
08-16 10:26:24
姚格丽提问
07-22 06:50:30
李国涛提问
09-21 14:16:11
提问
06-15 16:56:30
王律师,我现在因销售伪劣产品在取保候审阶段,我想咨询你一些问题,我加您微信了,您能通过一下吗,还有请您作为辩护人费用是怎么收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