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发布时间:2020-11-13 00:38:27 浏览:633
治安管理处罚法全文释义,第一百零一条【当场处罚的决定程序】
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人民警察应当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出示工作证件,并填写处罚决定书。处罚决定书应当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有被侵害人的,并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前款规定的处罚决定书,应当载明被处罚人的姓名、违法行为、处罚依据、罚款数额、时间、地点以及公安机关名称,并由经办的人民警察签名或者盖章。
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经办的人民警察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
【条文释义】按照本条规定,人民警察当场作出处罚的决定程序包括以下内容:
(l)表明人民警察身份。人民警察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应当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出示工作证件,表明自己的执法身份,向被处罚人证明处罚主体的合法性。也就是说,无论人民警察是否身着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制式服装,都必须向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出示工作证件。
(2)告知被处罚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根据本法第94条规定,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应当执行告知程序。这是治安管理处罚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也是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前的必经程序。因此,在作出当场处罚决定前,人民警察应当依照本法第94条的规定,口头告知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拟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其依法享有的申辩、陈述、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权利,不能因为是简易程序而不履行告知义务。为了保证处罚程序的合法性,口头告知后,应当做好记录,并由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签名、盖章或者捺指印。
(3)制作《当场处罚决定书》并交付被处罚人。与按照一般程序作出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相比,当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的内容相对简单一些。但是,《当场处罚决定书》不是人民警察随意制作的,必须认真填写由有权机关制定的统一格式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并按照本条规定的要求填写,即:应当载明被处罚人的姓名、违法行为、处罚依据、处罚种类(如果是罚款,应当写明罚款具体数额)、处罚时间、处罚地点以及公安机关名称,并由经办的人民警察签名或者盖章。公安机关名称,是指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的人民警察所属的公安机关名称,包括公安派出所。
人民警察填写《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后,应将处罚决定书当场交付被处罚人。有被侵害人的,应将决定书副本抄送被侵害人。
(4)报所属公安机关备案。当场处罚是人民警察代表公安机关作出的治安管理处罚决定。在处罚决定作出前,并没有经公安机关审查、审批。因此,为了加强对当场处罚的监督,防止错案和乱罚款等现象的发生,本条规定,对于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经办的人民警察应当在24小时内报所属的公安机关备案。报所属的公安机关备案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即将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副本交至所属公安机关进行备案。如果无法在24小时内将处罚决定书副本交所属公安机关的,经办的人民警察可以先口头报告备案,即将有关案件情况通过电话等方式口头报备案,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将处罚决定书副本交所属公安机关。对口头报备案的,人民警察应当记录在案。根据本法有关治安管理处罚权限的规定,这里所称所属公安机关,是指作出当场处罚的人民警察所在的公安机关,包括公安派出所,县、市、旗公安局、城市公安分局、相当于县一级的公安机关以及县级以上公安机关。经办的人民警察即为作出当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人民警察。
为了保护被处罚人的合法权益,公安机关接到报备材料或者人民警察的口头报备后,应当对有关材料进行审查,审查当场处罚决定是否合法,违法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实、充分,处罚是否公正。如发现问题,应当及时予以纠正。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