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快速咨询
全国专业无罪辩护刑事律师服务平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刑法常识 >刑法条文释义>全文

刑法条文释义_第一百三十五条【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定义、量刑】

发布时间:2020-11-13 00:43:43 浏览:624

刑法条文释义_第一百三十五条【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定义、量刑】

  第一百三十五条 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解释】本条是关于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的犯罪及其处罚的规定。

  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每一个生产经营者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是我国有关劳动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责任。任何违反劳动保护规定的行为,都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其中造成严重后果的,要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本条规定,构成本罪的,必须符合以下条件_

1、构成本罪的主体是单位。即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业、事业单位。

2、上述这些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不符合国家规定。这里所说的“劳动安全设施”,是指用于保护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各种设施、设备,如防护网、隔离栏等;“不符合国家规定”,是指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安全设施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我国《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的劳动安全设施必须符合国家的标准。同时在我国的行业管理中,对劳动安全设施的标准都在相应的法规、规章、制度等规范性文件中作了具体规定。

3、经有关部门或者职工提出后,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其中“对事故隐患仍不采取措施”,是指在知悉存在有发生事故的危险情况,仍然不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实践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有的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只重生产,不重视劳动安全设施的投人;有的是工作不负责任,疏忽怠慢;有的则是心存侥幸心理。所以本条在对构成犯罪的行为表述上,首先强调“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这一前提条件。“经有关部门或者单位职工提出后”,主要是指经劳动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纠正、消除事故隐患的行为,同时,也包括本单位职工发现事故隐患提出意见、报告的行为。

4、必须是发生了重大伤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这是构成本罪罪与非罪的界限。所谓“其他严重后果”,主要是指使国家财产、人民群众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等情况。

  根据本条规定,构成本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这里所说的“直接责任人员”,是指工厂、矿山、林场、建筑企业或者其他企事业单位中主管劳动安全工作的人员,如厂长、经理及分管这部分工作的副厂长、副经理和具体负责劳动安全工作的责任人员。本条规定了两档刑,即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恶劣的,即伤亡人数较多,造成公私财产损失特别严重以及社会影响特别恶劣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分类: 刑法常识 刑法条文释义

热门文章
律师推荐
  • 优秀刑辩律师

    杨树英 律师

    金融犯罪,刑事上诉,附带民事

    15632514568

  • 优秀刑辩律师

    黄书海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附带民事

    17710921395

  • 优秀刑辩律师

    张淑锋 律师

    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附带民事

    15810764225

  • 优秀刑辩律师

    赵明赫 律师

    附带民事,取保候审,经济犯罪

    18611909496

  • 优秀刑辩律师

    陈亮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企业家犯罪

    13659813752

Copyright 2020 无罪辩护 京ICP备16052496号-1
 
wuzu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