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发布时间:2024-03-30 06:25:34 浏览:115
数据概述
2019年以来,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601095件、起诉31804件。2022年1月至9月较2019年同期分别上升66.8%、1.8倍,法院支持率保持在99%以上。2022年1月至9月,公益诉讼案件诉前整改率99.8%,较2019年同期增加0.9个百分点。
2019年至2022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办理新领域案件(含新增法定领域)12.5万件。2022年1月至9月,立案新领域公益诉讼案件4.6万件,增速继续加快,占比持续上升。
数据分析
办案质效提升,势能持续释放
近年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先后部署“公益诉讼守护美好生活”、“为民办实事 破解老大难”公益诉讼质量提升年等专项监督活动,围绕人民群众切身需要,聚焦法定重点领域啃硬骨头、打持久战,同时,积极稳妥进行新领域探索,办案规模稳步增长,办案力度持续加大,着力提升办案质效,彰显了公益诉讼检察独特的制度效能与蓬勃的发展活力。
办案中,检察机关创新形成了“双赢多赢共赢”“诉前实现保护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状态”“持续跟进监督”等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理念。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厅长胡卫列介绍,这是充分运用党领导一切这个最大的政治优势,积极有力促进行政机关发挥主动纠错机制作用,以磋商或者检察建议等非诉方式督促协同行政机关开展前端治理,推动绝大多数案件在诉前环节得以解决。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强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并提出完善公益诉讼制度。2018年以来,英雄烈士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安全生产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反垄断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以单行法的方式赋予检察机关在相应领域提起公益诉讼的法定职责,各级检察机关积极响应,加大办案力度,势能持续释放。为加强引导、带动办案,最高检发布积极稳妥拓展公益诉讼案件范围的指导意见以及英雄烈士保护等领域办案工作指引等,还发布相关领域典型案例,组织开展无障碍环境建设、军用机场净空以及红色资源保护等相关专项监督。同时,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特定群体权益保护等其他新领域探索日趋成熟,也使得案件数量不断增长,推动公益诉讼检察走向更广阔空间、发挥更大作用。
数据评价
润物细无声
“无障碍环境建设是一个小切口,但是小切口能成就大事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吕世明表示,公益诉讼检察是润物细无声。无障碍环境建设不是少数人、小众群体的需求,而是社会全体成员的需求,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检察机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解决老百姓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检察机关在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指引下,锐意探索、勇于创新,公益诉讼检察制度不断完善,相关实践也日益丰富,既在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定领域重点发力,又在英雄烈士权益保护等新兴领域不断探索。”在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秦天宝看来,在案件数量稳步增长的同时,检察机关办案更加注重案件质量,不断推动检察权与行政权之间的良性互动,实现了最佳的办案效果。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