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发布时间:2020-11-13 01:29:11 浏览:270
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被害人陈述的被盗财物与被告人供述不一致的,如何认定
一、基本案情
某某区检察院指控: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姜某某在某某 市某某区、某某区、某某区,采取撬锁或者溜门人室的手段实施盗窃14次,盗取他人财物价值共计31 649元。姜某某的行为已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巨大,且系累犯。姜某某辩称,在起诉书指控的第二起、第八起事实中其所盗财物少于被害人陈述的被盗财物,其对起诉书指控的其他盗窃事实不持异议。
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被害人陈述的被盗财物与被告人供述不一致的,如何认定,一审审理过程中,公诉机关当庭出示的证据,包括:从盗窃现场提取的被告人姜某某的指纹,部分被盗物品的购物发票、收款收据、电脑配置清单、出仓单,姜某某犯盗窃罪的前科刑事判决书,各被害人的陈述,指纹鉴定意见,价格鉴定意见,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姜某某的认罪供述。关于姜某某第二起、第八起盗窃,公诉机关出示了以下证据:
1.第二起盗窃被害人陈某陈述(2008年1月21日16时):“我是做酒生意的。今天10点左右,我从某某区殿前四组某某公寓417室暂住处离开,15点左右返回,发现门锁还是好好的,但房间里的物品被翻乱,放在铁皮柜子里的13 000元现金和放在柜子上的1台笔记本电脑被盗。现金13 000元都是一百元的面额,放在1个包里,包锁在铁皮柜子里,铁皮柜的锁被撬了。被盗的电脑是海尔牌W18型的,银白色外观,是2007年10月以4 600余元的价格购买的。”
2.第二起盗窃的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及照片证实:某某区殿前某某公寓417室南边房间里的物品被翻乱,柜子被打开。柜边有1个黑色皮包。从地面的纸盒上用502胶熏显出指纹1枚,拍照固定后提取。
3.第八起盗窃被害人之一肖方权陈述(2010年3月30日17时):“我在某某 市某某有限公司工作。今天8时许,我锁好某某区某某社696号606室暂住处的门离开,15时许返回,发现了锁被撬,室内物品被翻动,1台黑色组装电脑(配置不详,宏基牌显示器,2007年10月以4 200余元的价格购买)及2 000元现金被盗。”
被害人肖方权第二次陈述(2010年8月28日):我找到了电脑的配置清单。电脑被盗时放在进门右手边靠墙的电脑桌上,现金放在进门1个小桌上的钱包里。”
4.第八起盗窃被害人之一王某某陈述(2010年3月30日17时):“今天上午8时至16时许,我位于某某区某某社696号601室的暂住处被盗组装电脑1台,配置不详,显示器是三星牌的。”
5.第八起盗窃的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及照片,该证据证实某某区某某社696号606室、601室被盗后的情况。公安机关从601室提取到指纹1枚。
6.指纹鉴定意见记载:“从某某区殿前某某公寓417号和某某社696号601室提取的2枚指纹,分别与被告人姜某某的右手拇指、左手拇指的指纹样本同一。”
7.姜某某在公安机关的四次供述:
第一次供述(2010年6月21日):“我因涉嫌入室盗窃被网上通缉,在厦门火车站被抓。我没有实施过入室盗窃的行为。”
第二次供述(2010年6月22日):“我一般用大约15cm长的铁制钳子剪断挂锁门鼻,有时也会用自制的卡片,总共实施过十三起盗窃。”
第三次供述(2010年6月25日):“我实施过十三起盗窃,其中九起已经无法辨认作案地点,因为我有时坐公交车,坐到哪里就在哪里下车,到处转一转,如果哪幢出租房的门没关就进去。7 .。
第四次供述(2010年9月1日):“我没有到殿前区某某公寓417室、某某区某某社696号601室、606室实施过盗窃,也没有到某某区马垅社5号605室、某某区某某社320号308室、殿前街道高崎2238号414室、湖里大道78号实施过盗窃”(即拒绝供认公安机关查明的六起盗窃)。拒绝回答为何公安机关在上述盗窃现场提取到姜某某的指纹。
姜某某一审当庭供认,实施了指控的全部十四起盗窃,但对第二起、第八起盗窃提出如下辩解:第二起只盗窃电脑l台和现金3 000元,而非指控的电脑1台和现金13 000元;第八起在606室只盗取电脑1台,而非指控的电脑1台和现金2 000元。
法院经开庭审理后认为,姜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财物价值共计31 649元,其行为构成盗窃罪,盗窃数额巨大,且系累犯,依法应当从重处罚。关于姜某某提出第二起、第八起事实中其所盗财物少于被害人陈述的被盗财物的辩解,经查,这两起盗窃的被害人均系被盗当日即报警,各自陈述的被盗情况均有其他证据予以印证,真实可信;而姜某某在本案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一直拒绝如实供述全部犯罪事实,其辩解明显有避重就轻之嫌,可信度较低。综上,对其辩解不予采信。鉴于姜某某对本案基本犯罪事实能如实供述,且具有认罪表现,可以酌情从轻处罚。依照《刑法》第264条、第64条、第65条第一款以及《两高、司法部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第九条之规定,法院以姜某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二万元。
宣判后,姜某某以一审判决认定的第二起、第八起事实中其所盗财物少于被害人陈述的被盗财物为由,提起上诉。法院经依法审理,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裁判理由
司法实践中,作案时间长、盗窃次数多的流窜盗窃案件比较常见。这类案件一般缺乏目击证人,涉案的赃款赃物大多已被挥霍、变卖,被告人关于作案经过的记忆已经模糊不清,给法院审查、判断证据和认定事实带来较大的难度。尤其是在认定盗窃财物的种类、数量、新旧程度时,往往缺乏赃款赃物等客观性证据,被害人陈述和被告人供述常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然而,上述认定直接影响到对盗窃数额的认定,进而影响到对被告人罪与非罪、罪轻与罪重的评价。本案中,公诉机关根据被害人陈述和其他相关证据,指控被告人姜某某实施盗窃14起,盗窃他人财物价值共计31 649元,属于盗窃数额巨大,且姜某某系累犯,应当在“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的法定刑幅度内从重处罚。而按照姜某某的辩解,其在第二起、第八起盗窃的现金共计只有3 000元,而非指控的15 000元,其14起盗窃的财物价值共计不足2万元,应当适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一法定刑幅度。即使考虑到累犯情节,实际判处的最高刑也不会超过三年有期徒刑。可见,在盗窃案件中,被盗财物的数额认定对于定罪量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具体到本案中,本案控辩双方存在争议的事实为第二起、第八起盗窃的财物。关于这一待证事实的主要证据,就是两起盗窃的被害人陈述和被告人姜某某的供述。
1.经审查,相关证据均符合证据能力的规定,对此不再赘述。
2.依照《规定》第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对未出庭作证的被害人的书面陈述,应当听取出庭检察人员、被告人及其辩护人的意见,并结合其他证据进行综合判断。第二起盗窃的被害人陈某陈述,其做酒生意,被盗笔记本电脑1台和现金13 000元,现金是放在包里被盗的。第八起盗窃的被害人之一肖方权陈述,其被盗组装电脑1台和现金2 000元。公安机关在勘查陈某被盗一案的现场时,发现确有1个黑色的包已经被打开;肖方权在第二次陈述时,向公安机关补充提交了被盗组装电脑的配置清单。二被害人的陈述与本案其他证据之间,已有部分得到印证,从而增强了关于被害人陈述真实性的判断。而且,在陈述时间上,二被害人均系案发当日发现被盗后立即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陈述被盗事实。在陈述内容上,陈某系酒类生意经营者,肖方权系财务公司工作人员,二被害人陈述的被盗财物符合各自的职业背景,没有超出一般人的经验和常识范围。在被害人品格上,二被害人无不良记录,与被告人姜某某素不相识,不存在诬告陷害的可能。综合判断,二被害人的陈述对于证明各自被盗的财物具有较强的证明作用,应当予以采信。
3.依照《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对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审查,应当结合控辩双方提供的所有证据以及被告人本人的全部供述和辩解进行。被告人庭前供述和辩解出现反复,但庭审中供认的,且庭审中的供述与其他证据能够印证的,可以采信庭审中的供述;被告人庭前供述和辩解出现反复,庭审中不供认,且无其他证据与庭前供述印证的,不能采信庭前供述。本案中,被告人姜某某在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一开始对全部盗窃事实均予以否认。当公安机关向姜某某说明在13起盗窃案的现场提取到的指纹与其指纹鉴定为同一的情况下,姜某某才对部分盗窃事实予以认罪,但仍拒不供认其中6起盗窃事实。一审期间,当法院向姜某某讲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可以酌情从轻处罚的法律后果后,姜某某才当庭供认实施了指控的l4起盗窃,但又辩解第二起、第八起盗窃的财物少于被害人陈述的被盗财物。可见,姜某某的前后供述,呈现出从拒不认罪到部分认罪再到全部认罪但又提出罪轻辩解的变化过程。经进一步审查发现,姜某某是在公安机关从案发现场提取到其指纹这一确凿的客观性证据面前,才不得不部分认罪,而且是在得知全部认罪可以获得从轻处罚的法律后果的情形下,才当庭全部认罪的。故姜某某当庭作出的认罪供述和辩解,是其根据司法机关掌握的证据和刑事政策,反复进行权衡后作出的选择,对于司法机关已经掌握的事实予以如实供述,对于司法机关没有掌握的事实则试图隐瞒,或是狡辩抵赖,欲供又止,以最大可能地逃避罪责。显然,姜某某在这种情况下作出的认罪供述和辩解,其真实性与被告人从侦查一开始就作出的如实供述存在很大区别。本案因从盗窃现场提取到了姜某某的指纹,能够印证姜某某的认罪供述,表明其当庭作出的认罪供述是真实可信的,故予以采信。但姜某某同时提出的其所盗财物要少于被害人陈述的罪轻辩解,因无其他证据予以印证,且与被害人陈述存在较大矛盾,再加上姜某某的前后供述反复变化,综合判断,存在虚假的可能性,故不予采信。
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被害人陈述的被盗财物与被告人供述不一致的,如何认定,综上,本案第一、二审在被害人陈述的被盗财物和被告人供述不一致时,通过仔细审查、判断,认定被告人供述存在明显虚假可能性而不予采信,并依据证明力较强的被害人陈述认定盗窃财物的做法是正确的。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