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快速咨询
全国专业无罪辩护刑事律师服务平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资讯 >热点资讯>全文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诈骗罪判几年

发布时间:2023-08-08 06:25:39 浏览:129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诈骗罪判几年

廖某因疫情原因失业后,注册了一家网约车平台,每天开网约车维持家用。其原来是做软件开发专业,在网约车平台接单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了网约车平台的漏洞。

其借用了几个亲戚朋友的手机号注册了平台用户,然后使用亲戚的账号叫车,根据其路程长短赚取平台给予司机的补贴,从2020年至2022年上半年,廖某利用伪造的行程、虚开车辆行程公里数的方式骗取网约车公司的补贴达到8万元。后被网约车平台发现后报警,廖某主动向公安机关坦白此事,并愿意退赔网约车公司8万元,额外给予网约车公司1万元的补偿款。

网约车平台公司考虑到廖某上有老下有小,是家里的顶梁柱,为生活所迫,表示对其谅解,并为其出具了谅解书。廖某涉嫌诈骗罪被立案后,家属为其办理了取保候审。廖某自愿认罪认罚,并积极赔偿被害人且取得谅解,法院经审理后,对于其进行从轻处罚。

廖某涉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诈骗罪判几年?根据本案情况,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有以下四点:

诈骗罪的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诈骗罪的客观要件,本罪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现在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

诈骗罪的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诈骗罪的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诈骗罪判几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以上是无罪辩护网为您提供,如果您需要法律帮助,欢迎来电或在线咨询!


分类: 法律资讯 热点资讯

热门文章
律师推荐
  • 优秀刑辩律师

    杨树英 律师

    金融犯罪,刑事上诉,附带民事

    15632514568

  • 优秀刑辩律师

    黄书海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附带民事

    17710921395

  • 优秀刑辩律师

    张淑锋 律师

    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附带民事

    15810764225

  • 优秀刑辩律师

    赵明赫 律师

    附带民事,取保候审,经济犯罪

    18611909496

  • 优秀刑辩律师

    陈亮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企业家犯罪

    13659813752

Copyright 2020 无罪辩护 京ICP备16052496号-1
 
wuzu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