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快速咨询
全国专业无罪辩护刑事律师服务平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常识 >防骗手册>全文

自称患绝症发恐吓信诈钱

发布时间:2021-11-29 22:26:31 浏览:150

……我只有一个月的生命了……没有取到钱,我就要报复你了……”一封恐吓信搁到市民李女士家防盗门把手上。警方称,这是骗局中最恶劣的骗术——诈骗。
  李女士住渝北龙溪新城名都。10日下午1时许,她10岁的儿子在防盗门把手上发现一张叠成方块的信。
  “你很幸运,因为你是我看不惯、有钱和大肆的人的其中一个。我要抱负(报复)你,我需要至少一千块钱……你可以打110,但我告诉你,我可能只有一个月生命了,不信你到两路口医院去查……明天中午12点之前没取得我的钱,我就要抱负(报复)你了。”这些内容让李女士的儿子吓得当晚几乎整夜未眠。
  信上附有银行卡号。新城名都保安队长胡地忠根据卡号后注明的“邮政”字样,拨邮政储蓄客户服务热线,查明有这个卡号,在涪陵区开的户。
  胡地忠称,他们调阅监控摄像,发现10日上午11时30分至中午12时50分,一个既不是业主也不是业主亲朋的男子,先后3次乘电梯前往李女士所住楼层,最终投下恐吓信。摄像显示该男子20岁左右,头发稍长,穿白t恤。
  胡地忠承认,小区属封闭式管理,但两天前门禁系统出现故障,估计男子因此混进了居民楼。
  昨下午,记者找遍渝中区两路口,找不到所谓的“两路口医院”。据了解,两路口及周边只有儿童医院、市三院和市急救中心。记者根据恐吓者在信中自述的特征,前往这三家医院求证,但找不到同时符合特征者。
  其间,市急救中心护士称,近段时间已有两人打听具有这种特征的病人,“哪有恐吓信说自己住哪家医院,甚至姓啥的?估计是骗钱。”
  南岸区警方分析说,恐吓信内容表明,恐吓者对收信人采取语言威胁和吹嘘生重病“双管齐下”方式,属于骗局中最恶劣的骗术——诈骗。市民若遇这类事情应当立即报警,配合警方查案。

分类: 法律常识 防骗手册

热门文章
律师推荐
  • 优秀刑辩律师

    杨树英 律师

    金融犯罪,刑事上诉,附带民事

    15632514568

  • 优秀刑辩律师

    黄书海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附带民事

    17710921395

  • 优秀刑辩律师

    张淑锋 律师

    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附带民事

    15810764225

  • 优秀刑辩律师

    赵明赫 律师

    附带民事,取保候审,经济犯罪

    18611909496

  • 优秀刑辩律师

    陈亮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企业家犯罪

    13659813752

Copyright 2020 无罪辩护 京ICP备16052496号-1
 
wuzu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