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份
城市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夏
新疆
台湾省
香港
澳门
发布时间:2020-11-13 00:53:21 浏览:1037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
刑事诉讼法第1条规定:为了保证刑法的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秩序,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制定的目的。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其制定的目的,从而为它的制定和实施确定了要达到的目标,尤其为完成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指明了方向,其意义十分重大。
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与任务是紧密联系的,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从宏观角度着眼构建了刑事诉讼法的使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则从微观角度建构了具体应完成的任务。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刑事诉讼法第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做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根据这一规定,刑事诉讼法的任务,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刑事诉讼法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刑事诉讼法是规定处理刑事案件程序的法律,是从程序方面来保证准确、有效地打击犯罪。对查明犯罪事实,刑事诉讼法提出了准确、及时的要求。所谓准确,就是做到整个案件的事实清楚,准确可靠,证据确凿,没有任何差错。所谓及时,就是在法定期间内,抓紧时间,尽快办案。对查明犯罪事实,准确和及时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只要求准确,不要求及时,准确也是难以做到的。因为不及时地调查收集证据,时过境迁,就难以准确查明案件事实真相。只要求及时,不要求准确,及时也就失去了意义,甚至还会造成放纵坏人、冤枉好人的后果。因此,准确和及时这两个方面都必须注意。
要实现刑事诉讼法的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的任务,还需要在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的基础上,正确应用法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都需要严格依照法律来认定,任何人未经人民法院的判决,不能确定为有罪。公安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只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才能起到惩罚犯罪和保护无辜的作用。
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是中国刑事诉讼法任务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惩罚犯罪和保护人民是完全一致的,惩罚犯罪是为了保护人民,只有有效地打击了犯罪,人民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有效保护。片面地强调惩罚犯罪而使无罪的人受到了追究,片面地强调保护人民而放纵了犯罪,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
2、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做斗争
教育人民群众遵守法律,积极同各种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刑事诉讼法的重要任务。列宁在谈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法院负有强制和教育的双重任务时指出:“我们需要国家,我们需要强制。苏维埃法院应该成为无产阶级国家实行这种强制的机关。法院还应当担负起教育居民遵守劳动纪律的巨大任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正确处理刑事案件,惩罚犯罪分子,对群众有很大的教育作用。为了有效地实现刑事诉讼法的这一任务,必须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必须使一切犯罪行为都得到应有的追究。因为刑罚的防范作用,绝不在于刑罚的残酷,而在于有罪必究。重要的不是对犯罪行为处以重刑,而是要把每一桩罪行都揭发出来。
其次,必须做到正确、及时、合法地惩罚犯罪,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正确、及时、合法地追究犯罪,是通过刑事诉讼活动向公民进行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如果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有违法的表现,诉讼结论是错误的,那么根本就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赞成和支持,更不用说对人民群众进行教育了。
最后,在整个刑事诉讼活动中,都要积极依靠和发动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同犯罪做斗争的积极性。在进行刑事诉讼的过程中,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培养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使人民群众了解与犯罪行为做斗争同人民群众的直接利害关系,使他们了解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内容和作用,以动员人民群众监督司法机关的工作,支持和协助司法人员的工作。在刑事诉讼活动中,还应该注意保障证人的安全和其他合法权益,以保护人民群众同犯罪做斗争的积极性。
刑事诉讼法上述两个方面的任务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全面、完整地了解这两项任务才能实现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的目的。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
法律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