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快速咨询
全国专业无罪辩护刑事律师服务平台
您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常识 >>全文

被保释或被释放是否应该通知原告

发布时间:2021-11-29 22:21:26 浏览:32

一般情况,公安司法保释或者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会通知原告的。

  取保候审的条件:

  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从规定可以看出,其范χ涵盖了除可能无期徒刑、死刑外的所有犯罪,而“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又是几乎任何一个案件都可以套用的。

  但是,也正是因为法律规定的宽泛,实践执行中取保候审的办理也就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多数情况下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家属认为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而办案单λ却认为不符合。可大家适用的的确是同一个标准,却能够得出两个不同的结论,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根据笔者多年刑事辩护的司法实践探索到,其实办案单λ还掌握着另一套没有成文规定的标准。

  换言之,实践中,除具备以上两条规定之外,还具备以下条件的,更容易办理取保候审:

  (一)非暴力犯罪的。相对于暴力犯罪而言,盗窃、抢夺、诈骗等非暴力犯罪的案件在办理取保候审时更容易一些;

  (二)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实践中90%以上审判时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可能会被判缓刑,而缓刑的前提是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审理期间办理了取保候审,而判决时因不能缓刑而判3年以上的实刑,之后再被收监,就会令被告人产生对法律的不理解、对法不可知的恐惧以及对法无定律的迷惑,也不利于其改造。所以,司法实践中,有可能判处3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也很难取保候审。

  (三)存在重大疾病,严重危及生命健康的。司法实践中,以这个理由申请取保候审的,只有严重到危及生命健康的,才会批准取保候审。

  (四)怀孕的妇女。

  (五)认罪的。如果不认罪,一般很难取保候审。

  (六)财产案件,退赃,积极交纳罚金的。

  (七)人身损害案件,积极赔偿被害人,并争取到被害人谅解的。

  一般情况,公安司法保释或者释放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会通知原告的。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可以适用取保候审。

分类: 法律常识

热门文章
律师推荐
  • 优秀刑辩律师

    杨树英 律师

    金融犯罪,刑事上诉,附带民事

    15632514568

  • 优秀刑辩律师

    黄书海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附带民事

    17710921395

  • 优秀刑辩律师

    张淑锋 律师

    经济犯罪,知识产权犯罪,附带民事

    15810764225

  • 优秀刑辩律师

    赵明赫 律师

    附带民事,取保候审,经济犯罪

    18611909496

  • 优秀刑辩律师

    陈亮 律师

    经济犯罪,金融犯罪,企业家犯罪

    13659813752

Copyright 2020 无罪辩护 京ICP备16052496号-1
 
wuzui.cn